第168章(第2頁)

  章良喜過了簾門就抑制不住地開始報喜。

  “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啊!”

  皇帝擡起頭看向章良喜,略顯昏花的視線自然落到了他的手中。

  “是什麼好消息?”

  章良喜托着卷信一直走到禦案邊,将手中的信遞給皇帝,同時也将自己了解的訊息簡單說明,或者這也是如今少數他能确定陛下一定會開心的事了。

  “陛下,有易先生的消息了!”

  皇帝微微一愣,随後立刻接過了信件,小心将信紙展開,閱讀着上面簡短但并不簡略的内容。

  秘報上說明,易書元已經回到了元江縣,回到了西河村的家中,也隻有他一人回來,沒有看到龍飛揚。

  看完了信,皇帝臉上也不由露出笑容,這可是真正的好消息,不用焦慮不用思考,同時也讓人心中安慰的好消息。

  “快十年沒有易先生音訊了吧?”

  “回陛下,九年多了!”

  “九年多了……但距離我上一次見他,得是過去二十年了吧……”

  實際上當今大庸天子也就當初在譚元裳府上聽書的時候見過易書元那一回,多年來隻聞其事迹,不曾再見其人。

  這麼想着,皇帝視線又落到信上,上頭說易先生已經老了很多。

  是啊,誰又敵得過歲月呢,若此前訊息屬實,易書元此人至少也是年過七十,甚至可能年近八十了。

  實話說,就算是如今的承興盛世,大庸絕大多數老人都活不到這個歲數。

  “這次回來,他怕是走不動了吧?”

  皇帝半開玩笑地這麼說了一句,語氣中卻滿是遺憾,到頭來,終究是沒能讓易先生出仕為官啊!

  一邊的章良喜好似聽出了皇帝語氣中的落寞,忍不住開口道。

  “陛下,雖然易先生此生并未出仕,然而他定是認可陛下之治,其人奔走天下數十年,也一樣是為了我大庸社稷,就如譚公,一樣是雖不出仕,卻能造福社稷啊!”

  皇帝看了章良喜一眼,這話确實給了他極大的心理安慰。

  “陛下,老奴懇請陛下下旨,立刻召易先生進京面聖!老奴一定派遣高手星夜兼程,不出半月之日定能趕到月州,然後再一路護送,将人帶來京城!”

  “他……能來麼?”

  章良喜笑了。

  “易先生乃大儒高人,定是尊師重道忠君愛國之輩,其多年來也是如此行事的,但以往隻是避開陛下,以陛下千古聖君之身,中興之主,若真下聖旨,老奴相信他定然會來的!”

  這一點,章良喜有七成把握,縱然是剩下三成,那這次就算用強也一定要把人帶來。

  一向行事果決的皇帝此刻卻猶豫了,良久之後半自謙半自嘲一句。

  “什麼聖君中興,也是一介守成之君罷了……”

  “縱然他願意來,但他再養生有道也畢竟不是什麼武林高手,等到了元江縣再來京城,怕是已經年都在路上過了……”

  皇帝心中想着遠方的事,也在想着儲君之事,心中忽然升起一種強烈的沖動!

  “良喜,若朕叫上譚元裳,去微服月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