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易書元也從來沒有天下萬全這麼大宏願,他不過是個仙道修真的說書人,也不過是一個兄長而已。
同太陰宮修士的交流讓易書元明白,轉世雖是新生,卻亦會有幾分感覺。
此生父母是好父母,易家兄弟自小都十分愛他們,但在易書元看來,對弟弟太不公平了。
要做的事難麼?很難!
但真就做不到麼?對于易書元而言,未必!
天地間有輪回之道,也有夙世之緣,有道既有法,可展天罡之妙!
其實易書元完全可以和易保康“一起死”,甚至向常青也絕對能配合易書元處理得十分圓滿。
隻是小琳談過太陰經淺析,輪回之中即便記憶不再,卻也往往會留幾分感覺。
将來家人得以重聚,卻不見易書元誕下,雖無記憶,但心中的感覺會是如何呢?
易書元不清楚,也不想試,不若如現在這樣吧!
……
頭七日,易保康的後事早已經步入正軌,當天夜裡,易書元再次離開家中,去往了陰司。
易保康不是當年的小石頭,更非什麼惡徒,自然用不着幽冥渡。
黃泉路十分漫長,但隻要處于這黃泉路中,時間仿佛就和陰司刑獄司一樣,再遠的路也能一夜而至。
元江縣陰司處,陰差将易保康帶向黃泉路,這路并非時時人滿為患,并非刻刻前擁後堵,至少此刻絕非如此。
走了一陣之後,易保康并入黃泉道途,元江縣陰差便在此處辭行。
易保康略覺茫然無措,前後看看,黃泉路上遠遠才有身影,這道路似乎顯得那麼孤寂。
來時隻身一人,走時亦是如此,易保康歎了口氣,随後朝前走去。
遠處的路旁一角,一個鬼影手中轉動一支細筆,随意朝着一側劃動幾下,又将那落了筆墨的面具戴到臉上。
下一刻,易書元已經變成了一個略顯佝偻的蒼老農家漢。
易書元望向黃泉路的一個方向,那邊正有一鬼孤身而來。
兄長不能陪你同去輪回,但兄長會陪你走這一程!
在易保康經過的時候,有一老漢似乎是從另一條路上走了出來,兄弟兩在這黃泉路上碰了頭,寒暄幾句後又很快結伴而行。
康問老兄卒年幾何,答曰九十有四,竟與兄長同,眉宇間更有幾分神似,談天論地述家常,無有不暢……
黃泉路盡頭,忘川橋上,鬼魂漸密,易書元和易保康終是分開。
或許對易保康而言,隻是一不留神,那一路相伴而來的老哥就不見了,周圍到處是鬼,尋也難尋,倒是此處有鬼神連連催促,讓鬼魂過橋投生。
遠處,易書元顯出無相之身,望着易保康幾乎是被推搡着過了橋,迷茫着一直往前。
“借我一粒。”
易書元這麼說了一聲,肩頭的灰勉楞了一下。
“借什麼?”
“星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