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上下打量來者,一個不入流的修士?不過認識老易,他倒也并不怠慢,先行拱手示意。
“長風湖,江郎!”
長風湖龍王?來人趕忙再施一禮。
“在下雲翠山公孫寅,見過江龍王!”
雲翠山?沒聽過。
但心中所想和說出來的話未必一樣。
“哦,久仰久仰!”
三人所在的街道一角,仿佛遊離在人流湧動熱鬧非凡的大街之外,周圍人對他們都難升起留意之心。
易書元看着公孫寅此刻的狀态,顯然修為又是大降一截,身上的仙靈之氣比上次星羅會天門外看到的又弱了六七成不止。
“看來公孫道友的心竅同緣之法已經修得差不多了?”
“誠如先生所言,已經到了那一步,需要尋一個同緣之人了!”
江郎微微皺眉,不知道兩人說的是什麼,但他也不急,反正總會知曉的,而灰勉則不由詫異出聲。
“不會吧,難道你找的人是楊本才?”
一聽這話,易書元咧了咧嘴,公孫寅更是大笑出聲。
“哈哈哈哈哈哈.灰道友此言差矣,怎可能是那楊本才呢,他嘛,我隻是代鄭道友來了結一段緣法吧”
“易先生,江龍王,若是有閑暇的話,便同我一道走一趟如何,我們邊走邊說!”
易書元點點頭,江郎也自無不可。
“好!”“正有此意!”
“請!”
公孫寅讓開一步,随後同易書元和江郎一起邁開步子,三人這一走,就好似又融入了繁華的街道,融入了熱鬧的人流.“其實說到這楊本才,也并非次次都來科舉,這些年來他一共參加過四次科舉,這些鄭道友都是知情的.”
公孫寅說的是楊本才的事,隻能說其人雖有一些毅力,但終究是沒有投入完全的心力,或者也沒法投入完全的心力,嘗試過努力,終究也落得個高不成低不就。
但總結來說,楊本才這些年雖然不算一帆風順,但也絕非一波三折,日子過得也算不錯,隻是對當年難以忘懷。
“常人大多如此,所以能為常人所不能為者才更顯可貴。”
江郎這麼說着,灰勉則追問一句。
“那你和楊本才怎麼說的?”
公孫寅笑了笑。
“自然是斷其念想,我和他說自己便是鄭穎之子,家母死前聽算命高人說需要了結一段往事,我守孝過後,經算命高人指點,我便尋來此處了。”
“好家夥,直接說死了!”
幾人步子很快,說話間已經到了宮城之外,他們的腳步随風而起,踏着清風入了大庸皇宮。
易書元經過恢弘的宮殿,想起來自己也是第一次來大庸皇宮呢。
禦書房内,處理完公務的當今天子靠着椅子放松片刻,随後坐正了手伸向桌角,打開一個盒子,裡面是一個裝裱精美的卷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