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個晚輩,譚元裳恭敬之餘也帶着心疼和敬畏,此刻在禦書房中侃侃而談,同皇帝分享自己的見聞。
這些見聞不光是譚元裳此次外出路途中的,也有一些從遠方傳過來的消息,什麼各地風俗民間志怪奇譚,甚至還見過一個不遠萬裡去過碧秀國天鬥山尋仙的人。
“聽那人說啊,他去了當地,才知道當年那邊地動山搖,很多人以為地龍翻身了,而在之後有一股奇異香味經過.”
皇帝和禦書房中的大小太監都聽得津津有味,甚至是外側的史官也認真側耳。
“那股香味極為奇特,勝過世間任何香氣,嗅着一絲就叫人神清氣爽,有些人眼尖說是看到了金光閃過,後面更有怪風烏雲相随有術士說,那可能是傳說中的仙丹呢,而追着金光的可能是各方妖魔神鬼”
見傾聽着臉上的表情,譚元裳也笑道。
“當然了,這不過都是一些傳言,多有誇大的成分,哦還有,那人說當年一些老人若是聞到了那股香味,就算是一些看似馬上又故去的,都多挺了許久”
皇帝也笑着搖頭,聽得出來,這奇譚中吹牛的成分不少,就是不知道是哪個從碧秀國回來的人在吹,還是譚元裳在吹。
譚元裳在禦書房待了一個時辰之後,才終于從聊天叙述轉入正題。
此刻皇帝早已經沒坐在書案前,和譚元裳一起坐到了軟榻上,中間的床幾上也擺了茶水蜜餞。
“陛下,我此番外出其實也存了找人的念頭去的。”
“哦?還有你譚公需要親自去找的人?是誰啊?”
譚元裳點了點頭。
“有的,譚某主要去了兩個地方,一個是元江縣西河村”
一聽到這個地方,即便是皇帝也是微微一愣,數十年前的一段記憶自然而然的浮現腦海,這麼多年過去了,有些畫面似乎都模糊了,有些事依然十分深刻。
“難道易先生還健在?”
譚元裳想了下搖了搖頭。
“聽易家人說,自打易保康過世之後,九十多歲高齡的易先生在家呆了一段時間,随後就離開了,說是當回說書人行走天下,這一走,隻怕是”
皇帝和太監都知道譚元裳的沉默代表了什麼,良久之後前者才歎息一句。
“父皇除了遺诏還有私信,不準我去打攪易先生,其實,唉,罷了.”
“不過我還是從易家帶回了一些易先生的墨寶!”
先帝能管到當今皇帝,卻管不到譚元裳,他這話一出,皇帝眼睛瞬間就亮了,“哦,易先生有什麼墨寶留下?”
“那自然是有的,不過不少是過年寫的對聯之類的,成章裝裱的真正墨寶倒是不多,可惜的是其中一幅堪稱驚世駭俗的墨寶,易家人死活都不願意割愛,可惜啊”
“什麼墨寶?”
譚元裳想了下,還是說了出來。
“聽說那是易先生當年在元江縣編撰縣志之前所留的墨寶,也是瘋癫清醒歸家之後所書,名曰《乾坤變》,隻是明明我看了許久,卻難以複述,我盡量為陛下道來”
譚元裳記憶力極佳,可是哪怕他在易家欣賞了《乾坤變》整整一天後才依依不舍地離去,卻也在離開後沒多久就開始記不住上面的内容。
此時此刻,譚元裳憑借記憶和感覺想要複述出來,卻往往說一段少一段,回憶起來也十分困難。
隻說了半段《乾坤變》,譚元裳已經汗流浃背,甚至隐隐有些頭痛“呃嗬.嗬.陛下,恕譚某年邁,竟然無法完整複述.”
譚元裳說得累,皇帝和太監聽得也累,但能也隻是前幾句便也能領略書者的心氣,同時能得譚元裳如此盛贊,也足以說明問題。“譚公不必自責,應該是朕沒有這緣分啊!”
聽到皇帝的感歎,譚元裳也不由又歎息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