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第7頁)

  但說是真本,其實和其餘拓本在内容上沒什麼差别,隻能算是第一份收攏整理出來的書籍,紀念意義更大一些。

  除了四海四天,此番慷慨相助的各方仙府同樣不能忘,隻不過相對的,他們不可能帶走真正的拓本,畢竟道不輕傳。

  但此番前來的人,可以在南海龍宮中閱讀丹道經典,能領悟多少全憑個人。

  并且今後他們的後輩門人可前往四大天庭和四海龍宮任何一處閱讀丹典,不會有任何阻攔,同樣是憑借個人領悟,但也并不是可以一直去,而是依據此次丹道大典的貢獻情況而論。

  但仙蹤缥缈,本來這次來的仙府也沒多少,連上最後到達的紫山仙派,前頭一共有二門三派五宗,總計十個仙府參與。

  紫山派趕了個晚集,前頭幾乎是毫無貢獻,連攜帶來的書籍都還沒來得及放下,不過也因為如此,帶來的幾百卷書得以幸免,雖然後面看來也都不是什麼重要的典籍。

  可依舊為紫山派後輩門人赢得三次機會,也是三次踏足丹鼎一道玄妙之地的緣法。

  而易書元作為此次大典最關鍵的人物,并不留這三十部書,卻也随時可以去四海四天借閱,其門人弟子也并不設限。

  并且誰都知道,易道子心中的丹道,或許才是最珍貴的,也不是誰都有機緣了解的。

  除此之外,作為此番丹道大典至關重要的人物,忘了誰也不能忘了易道子。

  原本的珠藏《真錄丹綜》來自上方天界,本來也應該歸還。

  但定海神針都留在南海了,南海龍君為了報答易書元,竟然又親自上天一趟,同天帝交涉,願意将四柱真陽爐留在天界,以換走那一枚《真錄丹綜》的真本珠藏,将之贈予易書元。

  那珠藏雖然特殊,但畢竟也隻是一部書,備份典籍又不是不包含《真錄丹綜》,而且龍君親自來談,更是奉上四柱真陽爐,可謂是誠意十足,上方天界怎麼可能不同意呢。

  最終就是,四柱真陽爐留在南方天界,南海龍族也可以上天使用丹爐,算是雙方共有,天庭占得多一些。——南海,稍加修繕的水晶宮大殿中,易書元親自整理拓本,南海龍君和四方星君以及另外三海龍族的代表都在一旁,或打下手,或旁觀。

  一同幫忙的還有仙府中一些對于書文丹青之道有較深厚造詣的仙修。

  三十部書,每一部大約六到九卷,其中也包含了易書元對于丹道的許多理解,此刻分為八份,已經全部整理完畢。

  大殿之内一共八張桌案一字排開,上頭放着三十部丹道經典。

  擺在最中央的一份最為特殊,因為在另外二十九部書之上,還擺着一顆剔透的珠藏。

  在場的每一個人看向這八分典籍,心中都充滿着感慨,雖然誰都知道丹道一途困難重重,卻也至少有了指路明燈。

  “此番全憑諸位大力相助,雖有劫難,但我等完成此等盛舉,也是功德一件啊!”

  南海龍君,這麼說着,所有人臉上都露出笑容。

  易書元看看這些人都在矜持,笑了笑開口打破僵局。

  “我等就勿要相互贊美了,還是收走藏書歸于四海四天。”

  “仙尊所言極是!”“那我等便不客氣了!”

  衆人相互笑笑,在易書元取走中央的珠藏之後,其餘人各自将八張桌案上的藏書收走。

  “哈哈哈哈哈哈.諸位道友也不必急着走,之後會再開宴席,别看我這水晶宮現在殘破,但是該有的一樣不少.”

  南海龍君的話并不是玩笑。

  避水珠一懸,殘殿内外宴席照開,美酒佳肴一樣不少,也不知道怎麼變出來的。

  這名為“謝丹宴”的宴席持續三天,待到宴席一過,四海四天各方修士也紛紛告辭離去,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此次已經算是行程圓滿的易書元。——江郎帶着東海龍族一道護送三十部丹典回東海,職責所在,他不可能和易書元慢悠悠走,所以已經先行一步。

  這會易書元帶着石生和齊仲斌,以及趴在石生頭上的灰勉向東踏雲而行。

  兩個弟子駕雲,而易書元側躺在雲頭,任由清風吹拂在身上,也算是放松又惬意。“師父,您說以後丹道會有古時那麼輝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