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小院裡的人都沒有誰揭穿班裕光罷了,畢竟這也是池家的傳人。
到了足夠近的距離,班裕光憑借自己的耳力也能聽清楚小院中的叙述,這不聽不打緊,一聽内容就是吓了一跳。
也是因此,班裕光明白了為什麼他會覺得那個儒生模樣的大先生特别了。
這位是易先生?
“易先生”這個詞彙,對于班裕光來說是似乎是隻存在于傳說中的,就連師父也是隻聽師祖說過,未曾見過,但卻堅信有這麼一位奇人。
但不論怎麼說,有關易先生的事情也是幾十年前了,怎麼可能還這麼年輕呢,或許也是其血親傳人吧?
不過更讓班裕光激動的是,那位老漁翁可能真的是師父口中提及過的江湖高人!
隻是很快班裕光心中的震動就更甚了,也了解到了許多事的内幕。
班裕光是池巅的弟子,而池巅則是池慶虎之子,他的武學也繼承了池家後期的特征,就是迅捷、剛猛、有力!隻不過池巅臨終前就說過,池家的武學其實已經不完整了,缺少了心法,就連池巅自己當初年少輕狂不谙世事,也沒有記全,直到臨終前都是悔恨不已。
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隻是就連池巅都不太清楚,而此刻的班裕光或許是了解到了一些當年的事了。
池家武學在班裕光的師祖,也就是池慶虎手中發揚光大,達到了巅峰。
最關鍵的心法是一張紙,一面寫着心法完整内容,乃是池慶虎手書,另一面則是一篇《望天雨》,據說是與心法也是息息相關,更可以譽為是總綱。
修習此篇,便能駕馭天罡正氣,否則修習池家傳下的上乘武學就不容易駕馭。
當年池慶虎彙聚江湖同道一起襄助義軍,想要重振山河,他們高手如雲,義軍也是氣勢如虹。
可哪知勢力越大,占據了大片土地之後,越到後面所謂的義軍也開始腐朽,義軍内部秉承着心中志向的人和另一派的矛盾開始激化,從單純的理念不合到後來的運用各種手段。
麥淩飛的身份首先被有心人點破藏身樹上的班裕光聽到這裡,不由皺起眉頭,老漁翁的聲音雖然平緩輕微,他卻能聽得清清楚楚。
“嘿嘿嘿說我其實是是大庸人,乃是大庸密探,潛伏大晏就是為大庸的大舉入侵做準備,還列舉了種種‘證據’.讓諸多曾經同伴來與我對峙”
聽到阿飛說到這,灰勉用咕噜了一口茶水擡頭看向廚房的他。
“那他們來和你對峙了?你也答了?”
“來了.本就是造勢已成百口莫辯的局面,我應不應已經不重要了,更何況我麥淩飛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不可能數典忘宗!平日裡看不慣一些事,順手宰了幾個不當人的雜種,也被拿出來說事.”
齊仲斌撫須歎息一聲。
“隻不過他們應該是錯估了麥大俠的武功吧?”
“哼,想要拿住我,三四十人可不夠啊,既然義軍容不下我,走就是了,隻是讓池兄陷入兩難境地,唉.”
易書元手中拿着折扇,輕輕拍打着手掌,灰勉則是追問了一句。
“然後呢?”
“然後我便走了,念及舊情,并沒有出手太重,隻是等我再回去的時候.”
阿飛話音一頓,不由歎息一聲。
“再回去的時候,已經得知了池兄被設計緻死,那一紙《望天雨》也落到了他人手中.”
阿飛的話并非隻是簡單一句叙述,更是将當初的許多事說了個清楚。
池慶虎一身光明磊落,從抗衡白羽道,到後面的江湖奔波襄助義軍,是真正為國為民的任俠,心中有抱負有理想,或許也始終存了幾分天真。
但也正是這種天真這種希望,感染了池慶虎身邊的許多人,甚至也感染了麥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