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1頁)

  楚弘祖這麼說了一句,而楚宏勝則接了下去。

  “怎麼我們身上都沒雨啊”兄弟兩在雨中站了一小會,此後又在雨中跑了一段路,雖然說淋得不算多,可也不至于衣衫幹爽如斯,甚至連頭發都沒有濕。

  兩人看向屋外的墓冢,也看向那條江水滾滾流淌的大通河,或許冥冥之中是父親在天之靈在護着他們。

  大通河流域兩道十數州的人說,父親雖故去,卻會為神庇護百姓,若真是如此就好了——登州城外真君廟前,易書元已經再一次回到了這裡。

  隻不過易書元也沒有入真君廟中,而是在真君廟外擺開桌椅,憑借一把折扇一方撫尺,聲情并茂地講起了《楚公傳》。

  可是把前來上香敬神或者已經祈願出來的香客們給迷住了,自然是很快就裡裡外外圍了一大圈人。

  這會老人、孩童、婦孺、書生都在一旁聽着,就連替人解簽算命的相師也都跑了過來,坐着自己的小馬紮占據有利位置聽書。

  這麼做顯然是很值得的,不隻是因為這位說書先生來這裡擅長口技變化,才一開腔就技驚四座。

  更是因為《楚公傳》已經被朝廷列為禁書,本來有傳頌天下趨勢的好故事,現在少有說書先生敢講了。

  為什麼說是少有呢?因為這裡畢竟是嶺東,多少還是有些說書人甚至隻是書生之流的,會偷偷在私下講講,會偷偷保存《楚公傳》的手抄本。

  隻是今天來上香的人誰都沒想到,竟然有膽大包天的人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在真君廟前面擺開架勢講《楚公傳》了!

  那作為登州人,自然是要.捧捧場!這一捧場,聽書人就都知道,自己碰到寶了!聽說《楚公傳》是一位說書奇人所作,原版《楚公傳》聽者猶若被帶入書中,今日隻聽了開頭一段書,很多人就意識到,城裡那些人不能和這位說書先生的本事同日而語,這段書絕不容錯過。

  此刻易書元正講到了最關鍵的一段,口中的旁白之聲也帶着一絲不失有力的滄桑。

  “楚公向着大通河走着,步伐越來越快,那身後追趕的官吏和衙役面對一個如此蒼老之人,卻不論如何也追不上,聞訊百姓也無不難以追趕.”

  大河浪滔滔,狂風怒呼嘯.“呼嗚.呼嗚”

  易書元以扇遮面,發出一陣陣風聲,這一刻,真君廟附近竟然樹木搖曳,不遠處江面更是浪花濤濤,仿佛真有大風重現聽書之人無不緊張萬分,更有甚者身上起了雞皮疙瘩,這并非懼怕,而是或悲或怒的情緒到了。

  楚航走入江面,笑對那江中樓船,這一刻易書元張口發出的竟然是楚航的聲音。

  “請常公公轉告聖上,我楚航一生行事光明磊落,為官到老問心無愧,縱然有罪責,也用不着丹書鐵券來救”

  “至于聖上在意的災情,很快便可解了.”

  話音落下,折扇遮面的易書元口中發出了一陣水聲,誰都知道那是楚相爺投河了一些孩童此刻甚至在長輩懷中哭了起來。

  易書元掃過圍得水洩不通的聽衆,手中撫尺在桌上重重落下。

  “啪~”

  轟轟隆——

  撫尺一落衆人皆驚,一些有印象的人竟好似重聞那日驚雷.從清晨講到中午,《楚公傳》終于是被易書元一口氣講完了,也不知道耽擱了香客們多少事,但想來誰都是覺得值的。

  也是這時候,外圍一些個官差才姗姗來遲,過來趕人了,在此之前,他們也在某個角落把書聽了個完整“你們在幹嘛?”“有人來報說這裡在講禁書,可有此事?”

  官差在外圍還沒走近就喊得震天響。

  官差一來,人群頓時亂了,忙亂之中,真君廟的廟工和一些香客幫着易書元把桌椅搬入真君廟。

  “先生快快入真君廟避一避!”

  “是啊先生,快進真君廟,官差不敢在伏魔大帝眼皮底下亂抓人的!”

  “多謝多謝!”

  易書元面露感激,桌椅有人搬,他則順勢随着一些香客一起躲入真君廟内,走的時候還朝外眺望一下,他覺得那些官差八成也沒想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