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4頁)

  “易勇安都記不得近日的事了,甚至認不得先生的模樣了,可當年的點點滴滴卻記得這麼清楚,說得都沒有什麼差錯.”

  江豬兒擡頭,透過水面看向岸上,晃動的水流讓那個老人的樣貌也微微晃蕩着。

  “這就是凡人麼.”

  水下感歎的時候,易勇安又驚呼起來,原來是易書元魚竿的浮漂動了,易書元一提竿,卻讓魚兒跑了,自然是有數落有嬉笑。

  很快早點送過來了,易家下人還搬過來一張小桌闆,順便也把兩個釣魚人當凳子的石頭換成了真的小木凳。

  水下的江珠兒見了就看向肩頭的灰勉,笑了笑道。

  “唉,你不上去麼,吃飯了呢!”

  “我就不上去了.”

  “哦,真難得!”

  “我覺得你在笑我!”

  “沒有!”

  江珠兒說着沒有,臉上笑容卻止不住,當初灰勉和易先生住在西河村這麼多年,對于這個朋友的性子,她是再了解不過了。

  一豚一貂說話間,上頭已經開吃了,灰勉為了保住自己的形象,這次倔強的就在江豬兒身邊沒上去,殊不知它在這方面,本就沒多少形象可言。

  吃飯聊天,又接着釣魚。

  易勇安剛剛釣上來的那條大魚耗盡了他的力氣,這會是已經釣不了了,但一直坐在易書元邊上,看着,既是聊天也是指點。

  到時近中午,易書元一直沒上魚,易勇安盛情邀請易書元去家中做客,一邊的阿德也是跟着一起相邀,今天的老太爺是真高興啊。

  易書元并沒有拒絕,提着魚竿同易勇安和阿德一起回去。

  走在這略顯陌生的石闆路和瓦房巷道中,易書元左顧右盼,想要看出幾分當年的景象,卻也瞧不出多少,曾經西河村的老一輩人呃都已經故去。

  易府的新宅易書元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一切也是那麼陌生,他到的時候,易軒又出來寒暄一陣,招待倒也十分周全。

  隻不過呢,易書元當年歸來是回家,如今卻已經是來做客了。

  易勇安到老有幾分小孩性子,硬是要看着自己新釣的大魚下鍋,易書元也陪着一起瞧。

  廚房“滋啦啦啦”油鍋響,煙塵也是一陣陣,兩人就又到餐廳一邊等飯一邊聊,就像孩子在飯桌前等飯一樣。

  開始說的都是和魚有關的事情,漸漸又多了别的事,越來越多的偏向于家人,偏向于曾經過往的記憶.膳堂外,有忙活的幾個家丁路過,就問站在外頭的阿德。

  “唉,和老太爺在裡頭聊天的人是誰啊,老太爺好像和他很談得來啊!”

  “是啊,好久沒見老太爺這麼高興了!”

  阿德看了看幾人回答道。

  “是個姓錢的儒生,上午和老太爺在河邊釣魚的。”

  “唉這我知道,我是說那姓錢的什麼來頭啊。”

  “這我就不清楚了”

  但有一點幾名家丁都明白,老太爺今天是真的高興,他這樣,這群在易家待了少則七八年多則十幾二十年的夥計也高興,畢竟老太爺人是很好的。

  午飯沒什麼波瀾,易軒夫婦到場,還有家裡的兩個孩童,也從鎮上的私塾接回來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