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嘶聲也引得一些還沒睡的納涼鄉人出來看,
“是易老爺回來了?”“易夫子回來了?”
“易夫子好啊!”
“好好,諸位好!”
今日的阿寶焦急之下隻想很快回家,在馬車上匆匆與人打招呼,等馬車在易府門前停穩,易阿寶先攙扶妻子下車,随後迫不及待地向家中走去。
府邸大門處有下人迎接出來,看到易阿寶回來都面露驚喜。
“老爺?您回來了?”“這麼快啊”
“人呢,伯爺爺他們睡了沒有?”
易阿寶強忍着激動,壓低聲音詢問家中人,門口的下人都搖搖頭。
“沒呢沒呢,在後邊花園中納涼聊天呢!”
“太好了太好了!”
易阿寶也顧不上休息喝水什麼的,回頭牽起妻子的手,然後匆匆向後院走去,過程中聽到動靜的易軒也走了出來,看到父母歸來自然面露驚喜。
“爹,娘!你們回來了?孩兒還以為你們怎麼也得明天傍晚才到的!”
“莫說這些了,快随我一起去見你伯太爺!”
易阿寶招小兒子過來,易軒則匆匆湊近開口。
“爹,我正要和您說這事呢,阿友他們應該告訴您了吧,這位儒生年輕得過分,根本沒有老态,可是爺爺他又認準了他是伯太爺”
在易軒低聲叙述的時候,易阿寶夫婦也已經在衆人的陪同下穿過廊道躍過拱門,來到了後院的花園。
那邊的亭子中,兩盞油燈随星月一起照明,一盤檀香,沁人心神驅散蚊蠅。
易書元口若懸河揮扇說書,聽書的不隻是易勇安這個侄兒,亭子内外更有易府上上下下三十多号人,包括了易家孩童和家仆子嗣,一個個聚精會神興緻勃勃!
“卻人心動,平日門庭若市,今日略顯蕭條,秋分掃落葉,涼意漸入心.”一陣清風也在此時吹過花園,帶起易書元花白長發,折扇輕輕扇動,站在衆人身前的他側身一邊,看向拱門方向,也正好看到易阿寶夫婦與相随兒子相随而來。
那儒衫長袍寬袖揮扇,那風姿卓絕長發披散,那眼神清澈面上平靜,那柔和之中帶着一些溫暖的視線,雖非老态,卻亦如記憶中的那個他“伯爺爺——”
易阿寶打破了本該保持安靜的念想,在激動中忍不住大聲脫口而出,而看向他的易書元也露出淡淡笑容。
“阿寶回來了?”
“伯爺爺!伯爺爺真的是您,真的是您啊!”
阿寶一大把年紀,此刻卻竟然忍不住帶上了哭腔,跟在一旁的陸君玲和兒子易軒都瞪大了眼睛,二者當年見易書元的時候都已顯老态,但此刻阿寶樣子已經足夠說明情況。
真的是伯太爺?
阿寶小跑着沖向那邊的亭子,在易書元的眼中,這個頭發花白德高望重的月州書院老夫子,仿佛又成了那個在屋前屋後以及田埂上撒歡跑的小屁孩。
就連喊叫聲都這麼像。
易書元一隻手一抖,收起展開的折扇,走出亭子,伸手扶住沖來的孩子。
光從外表看來者是老夫子,出亭子的是個青年儒生,但不論是亭子内外的人還是跟來的陸氏和易軒,都有種奇特的感覺,仿佛是孩童撲向了長輩。
“伯太爺!阿寶好想您啊!好想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