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第10頁)

  易書元手持折扇迎着海風看着海面,随後雙目微閉,身邊有一種流水環繞的感覺。

  這不是錯覺,因為真身所在的白龍之處,此刻就是這種情況,水靈之氣簇擁如同朝拜。或許這會還有很多不知分寸的人在尋找在推算白龍所處的位置,不過很顯然他們是找不到的,因為白龍看似依舊在北海之中但又遊離于北海之外。

  《山河社稷圖》展開之處,原本走水時候入了山河界的龍元水氣也與白龍周圍彙聚的天地靈氣交融,舒服得白龍都懶洋洋閉上雙目而海島處的易書元則緩緩睜開了雙眼。

  一場走水不隻是自己的化龍劫難,更是使得天地間的水氣達到了某種相對意義上的平衡。

  也是因此,讓易書元悟出幾分化龍走水的意義,所謂道法自然看似晦澀,但有時候往往又是如此簡單。

  “水潤萬物,春風(分)已度.”

  易書元的一語雙關,其實就連兩個弟子都沒聽出來,畢竟他們并不清楚那此番走水成功的白君也是師父的變化,畢竟師父就站在面前呢。

  對于易阿寶和墨老爺子而言,則更以為伯爺爺或者易先生是在以有感而發。

  話音落下,易書元也笑着回頭看向弟子身邊的兩個老人。

  “阿寶,還有墨老爺,以凡人之身感受這一場北海的化龍大典,可有什麼感想?”

  其實對于易阿寶和墨老爺來說,因為此前都被藏在石生和齊仲斌身上,與易書元分開的場景較多,他們其實并不能真切感受到乾坤一脈在天地各道中的地位。

  隻當是凡塵之外神仙妖怪一大堆,沖擊着那脆弱的心靈,帶給人無窮的震撼,尤其是這一場走水更是如此。

  此刻聽聞易書元之言,墨老爺帶着幾分苦笑道。

  “超脫凡塵可真是不易,老夫算是明白了,曾經種種期盼過于不切實際,隻見其美妙不見其險要,正是老夫這種凡人愚夫最容易犯的錯,嘿嘿,人生安逸兒孫滿堂也不比神仙差了!”

  石生心有觸動,而灰勉則在此刻從水中飛出,回到了易書元身邊,正好聽到這句話便忍不住開口。

  “墨老爺子,你這日子在凡世中的許多人眼裡,可也是神仙日子呢!”

  墨奕明聞言微微點頭,想到了一些窮苦百姓,想到大庸當初局勢動蕩的時刻,對灰勉的話也更有感觸,人間也是不易!

  “嗬總而言之,人生當中能這般遨遊天地一番,老夫也是此生無憾了!”

  墨老爺子的灑脫讓易書元和齊仲斌不由微微點頭,石生也露出笑容,眼神之中泛出一些淚花,父親是與仙道無緣了,或者說并無此志。

  “人生之末如此灑脫,墨老爺子真乃茗州高士,易某不如你.”

  易阿寶在一邊感歎,同時也看向這茫茫北海。

  “山海之秀麗,今時方知,天地之廣闊,今日方明,然而所見瑰麗亦與人世有相通之處!即便修行衆生,逐道之路也是艱辛啊.”

  易書元面露笑容,而一邊的石生和齊仲斌看向阿寶的眼神也帶着意味深長。

  灰勉落到了易阿寶的肩頭,用尾巴掃了掃他的脖子。

  “說得好!”

  回想起當初在送易勇安最後一程之後,阿寶帶着悲戚問先生,問待自己走時伯爺爺是否會回來送一送,想來是不必了!

  灰勉看向那邊又重新看向大海的易書元,心想或許也是因此,先生該是不太會再回元江縣的易府了。——而在此時此刻,延綿四界陸上與海洋的走水之路上,散落着萬千逐龍走水的各道修行之士。

  他們之中有的已經身受重傷,隻能就近擇地療傷,有的則依舊在追逐着那條水道,即便早已經看不到潮汐也無有準确方向可言。

  有的不知所措,立于原處不曾動彈,也有的懊惱有的無憾,當然也不乏再則近路回北海的。

  南界一處山澗瀑布邊上,無法老僧與一名白衣少年站在此處,少年眺望着水流遠去的方向,而老僧則默默念誦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