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第3頁)

  皇帝點了點頭,想了下道。

  “陸愛卿乃國之棟梁,辭官之事暫且不提了.來與朕說說此書吧”

  皇帝會這麼說,倒也未必是真的多麼在意,而是官員請辭,直接就同意了有些不合禮數,先拒後準才是常态,有些肱骨老臣還可能會三辭三拒。

  雖然是第一次單獨面聖,但陸海賢這會确實是在禦書房和皇帝聊了很久,一直聊到時近中午才離去,也讓他多少有些受寵若驚。

  而皇帝那邊,則真的被《四海山川志》的内容所吸引。

  從吃完午膳之後,皇帝就又繼續閱讀起此書,晚膳隻是匆匆吃了一點,随後一直持續閱讀到了深夜。

  誠如陸海賢所言,《四海山川志》是一本更接近山河地理方面的書,但可不僅僅是如此,其中涉及人文風貌,更是有諸多玄奇,因為書中視角本身就是老叟與仙同遊的過程。

  這一視角對于皇帝而言無疑是十分新奇的,也是這一視角很多時候能提供一些俯瞰的内容。

  從文字之間,不難感受出時而高空俯視,時而伏低遊走,同大水,攜風雲,領略四界四海之風光。

  當然,連第一冊書都沒有看完的皇帝,如今也僅僅看到随仙而去,剛出東界的那部分.夜已經深了,皇帝也沒有選擇去哪個嫔妃宮中,還繼續在看着書,說實話他也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勤奮”了。

  “陛下,夜深了,您該休息了!”

  老太監關切一句,皇帝揉了揉略顯幹澀的眼睛,不由淡淡舒出一口氣。

  “确實是該休息了”

  皇帝想着去休息,但人卻沒有站起來,而是又看了好一會,是老太監再三提醒,最後才終于起身去就寝,當然也不會再去哪個嫔妃的宮中。

  這一晚,皇帝入眠之後,可謂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連夢中都好似成了那個老翁,躺在雲端遠遊.一連數日,皇帝都對《四海山川志》癡迷不已。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是到了第三天上午,皇帝才剛剛看到北海龍君登基,然後開始了走水。

  至此,《四海山川志》書中真正的宏大世界,才終于在皇帝面前慢慢揭開面紗此時已經是第三天上午,皇帝手持第二冊書,心潮之澎湃亦如書上文字那般。

  “大潮起兮,風雲伴.日月華光傾山川.衆生萬道皆相随.天雷起鼓水漫漫.”

  本以為此書已經看看到了深入内容,卻不想真的隻是起了個頭!皇帝暫時放下書,拿過一邊的茶盞喝了口茶水潤喉,想了下看向身邊老太監。

  “宣俞子業觐見!”

  “是!”

  老太監不敢怠慢,趕忙離開,命人去吏部傳皇帝口谕。

  自當年在登州和楚航訣别之後,俞子業以自己的方式兢兢業業匡扶朝政,十幾年過去,如今已經官拜吏部尚書。

  即便在如今這等較為兇險的朝堂環境之中,俞子業也依然能夠相對遊刃有餘,也并未失寵。

  他既能左右逢源,也會順着皇帝說話,在合适的時候想辦法盡量以皇帝能接受的方式谏言。

  多年以來,俞子業設法保住了不少耿直的能臣,也不着痕迹地設法鏟除了一些奸佞。

  有意思的是,有些老臣視俞子業為弄臣,有些奸滑之輩倒是很敬重俞子業,有些人被救了或許也念不了俞子業一句好,有些人被除了,同一系的還覺得是為大局而“犧牲”。

  但不論如何,俞子業也算是如今朝局穩定的重要功臣了。

  或許也是因此,其實不算糊塗的當今天子,始終是信任俞子業這個一手提拔的重臣的。

  今日聽到皇帝派人來傳,俞子業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匆匆趕往禦書房。

  進入禦書房的時候,俞子業卻見皇帝在聚精會神地看書,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難道出了什麼大事,陛下在故作姿态?“臣俞子業拜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