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第8頁)

  在陸海賢心有餘悸的時候,至少也有一件事很快讓他心情愉悅起來。

  《四海山川志》就連皇帝都喜歡,那刊印自然更不是問題。

  陸海賢這個禮部郎中好歹也是正五品的官員,在朝堂上或許算不了什麼,但到禮部下轄機構如國子監這樣地方可是實打實的大官。

  國子監負責刊印《四海山川志》當然是一絲不苟效率極佳,以活闆印刷之法成刊也是極快。

  短短一旬之日,第一部刊印的《四海山川志》便已經裝訂,陸海賢親自核準之後則加大印刷數量。

  當然,所謂的加大數量,其實也就是印了三百部,總計一千八百冊。

  即便如此也已經是很大的數量了,也不是印出來就行了,還需要精校很多遍,裝訂封冊一絲不苟。

  書籍之寶貴可見一斑。

  而且真正流通于京城官方書局售賣的也僅僅是其中一部分,想買到可未必容易。

  畢竟這可是國子監刊印,說不定下次科舉也會有些關聯呢。

  這種情況下,陸海賢的名頭在京城官場中還小火力一把,畢竟皇上對《四海山川志》愛不釋手的事情,在官場上很快就不是秘密了。

  不知不覺間,這件事在一些京城儒生高門子弟那邊,也便不是秘密了。

  隻不過這時候,《四海山川志》已經是一書難求,借書來抄錄都不容易。

  深秋時節,開陽江上遊的一處大宅花園中,有人正在亭中躺椅上納涼。

  一個仆人捧着兩部書快步走到亭邊。

  “老爺,買到了,這就是《四海山川志》!”

  躺椅上的老人須發皆白但面色還算紅潤,甚至還有幾分年輕态,坐起身子看向來人。

  “兩部都是?”

  “這部國子監印本,這部是抄本。”

  老人點了點頭,在老仆翻開兩部書頭一冊的書頁後,指了指印本,仆人遂将印本留下,抄本暫且拿走。

  這個亭中的老人正是多次被灰勉“恭維”為“妖怪”的譚元裳。

  和許多人一樣,即便是譚元裳也很快被書中内容所吸引,在翻閱第一冊之後就難以移開視線。

  待到讀到“大潮起兮風雲伴”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傍晚,而譚元裳的讀書地點也已經到了書房,他暫緩閱讀,手持書冊離開桌案邊,走到門外看向天空,此刻的雲彩也多少有幾分像潮水。

  “好一部《四海山川志》.”

  譚元裳走過的地方太多了,經曆過的事也太多了,他甚至遠比俞子業對書中事物的印證要清晰。

  不論是玄奇之事還是外邦山川,譚元裳的閱曆世上無幾人能比,他看這部書,心中竟然有一種感覺。

  書中所言之事,恍若真實!

第736章

古來聖賢皆寂寞

  秋風已經從原本卷着夏熱殘留的火力,變為現在的帶着寒涼。

  “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