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第10頁)

  這當然不是譚元裳坐牢了,而是他剛剛進入天牢探望一個人。

  如今的鑒法大會十分熱鬧,既牽動朝野上下又影響民間百姓,但這種情況下,有一個人卻好似被遺忘了,正是當初寫《四海山川志》的陸海賢。

  譚元裳想要進天牢探監,自然是有辦法的,甚至能讓獄卒不清楚他是誰。

  但譚元裳能做的,也就是看望一下陸海賢,并安慰兩句了。

  如今的一切讓陸海賢懊悔不已,在獄中痛哭流涕,可那又能如何,他改變不了什麼。

  “唉”

  譚元裳歎了口氣,縱然早已經不問朝野社稷之事,來進城之後的所見所聞還是讓他心中積蓄郁氣。

  “老爺,我會要去看鑒法大會麼?”

  “哼,先回去再說吧。”

  主仆幾人先行回家,回到那個在京城臨時落腳的家,不起眼,但住着還算舒适。

  舊馬車停在屋前,車夫才下來就察覺到了不對,車上另外兩個護衛也各自皺眉。

  “怎麼了?”

  譚元裳探出頭來。

  “老爺,有人來過!”

  “哦?許是路過的吧?”

  “也許吧”

  三名追随譚元裳幾十年的護衛在周圍查探一番,最終并無覺出異常後,才帶着老爺一起進入院子打開大門。

  隻是當門一開,幾人的視線頓時一凝,桌上竟然有一紙書文!

第770章

妖惑君王

  譚元裳身邊的人,即便離開家肯定也有後手,更是會在門窗處動手腳。但不論是暗哨還是門窗的痕迹,都說明之前雖有人來卻僅僅是在門外徘徊,根本沒有進入院子。

  那麼這一紙書信怎麼進來的呢?神不知鬼不覺避開了所有可能被察覺的要素,那對方要麼武功高到難以想象,要麼就是用了什麼神奇的法術了。

  在京城舉辦鑒法大會的時間,法術并不是什麼難以聯想的敏感詞。

  譚元裳沒有和下人一樣一直疑神疑鬼,走入屋中後就大方地閱讀起來,而他旁邊的人還是一臉的凝重。

  不過看着看着,譚元裳臉上就漸漸浮現出笑容,也吸引了旁人的注意。

  “老爺?”

  譚元裳放下紙張,将之折起收入袖中,臉上是淡淡的笑容。

  “我對當今天子,當今朝廷早已提不起什麼興趣,但我譚元裳依舊是大庸子民,心中從來有國有家,呵呵呵.”

  掃過書信内容,譚元裳幾乎就能感覺出來寫信之人的心情,信上字裡行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甚至帶着那麼一絲激将法的意味。

  但這在譚元裳眼中也算是十分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