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因為是他勾起的楊雲的傷心事,所以,他也應當如此做。
在燕時洵靜靜的站在一旁陪伴了一會之後,楊雲也勉強恢複了狀态。
楊雲紅着眼圈,不好意思的道:“抱歉,你本來是來農家樂玩的,結果還聽我說了這麼多沒用的事。”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就想說起來這些陳年舊事了,我媽都走了多少年了,我怎麼還是一點不長進。”
楊雲似乎有些懊惱:“哭得像個傻子一樣。”
當然,楊雲并不知道,他之所以會說出這些被他壓在心裡的事情和情緒,是因為燕時洵有意的引導。
燕時洵見過太多人崩潰和狂喜的瞬間,經曆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如何能讓人陷入到極端的情緒中,說出不會輕易對人言的心裡話。
在楊雲的情緒稍微平息些後,燕時洵問道:“你剛剛提到祖墳?我從來沒見過這種風俗,祖墳是在村子後面嗎?”
“不是。”
楊雲擡手指了個方向:“楊氏的祖墳在另外的地方,我們村屬于楊氏的分支,除了有大功績的人以外,其餘人都會葬在村裡分支宗族的祖墳,就在不遠處的山坳那。”
燕時洵的心頓時一沉。
――是盤山公路旁邊,他覺得異常的那片山坳。
第82章
喜嫁喪哭(13)
時間緊迫,所以嘉賓們決定先去能夠獲取到晚飯食材的地方“踩點”,像是就在農家樂前面的月亮溪,和後面的月亮山,距離不遠又能夠密集獲得晚飯食材,就是最好的選擇。
楊雲在聽到嘉賓說的節目規則後,也頗有些好奇嘉賓們會做出什麼樣的晚飯來。
畢竟張無病剛剛和他溝通,不用農家樂常用的和城市裡沒什麼區别的現代化廚房,而要借用農家樂裡老式竈台,供嘉賓們使用,讓嘉賓們從撿柴火、劈柴、燒火、做飯,全流程感受。
雖然現在環繞在家子墳村附近的山脈已經一副秋天的景色,不少枯枝也剛剛好可以當做柴火,但如果是毫無經驗的人上山撿柴火,可能還是要艱難些。
而且農家樂裡的老式竈台已經有年頭了,光是清理可能就要一會兒,大鐵鍋也笨重,成年男性舉都有些吃力。要真是按照張無病說的來,那嘉賓們可有的苦頭吃了。
楊雲這麼想着,看向嘉賓們的眼神也帶上了同情,不由背着張無病,偷偷摸摸的和前來和他問路的嘉賓傳授了一些經驗。比如山上哪裡能找到果子啊,哪裡的樹木比較好作為柴火啊,月亮溪哪一段溪水比較好借助地形捕魚等等。
從小就生活在這裡,并且因為父親早死而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楊雲,對附近一帶的情況摸得很熟悉。畢竟他從小就要一個人上山撿柴火,捕些小動物當做加餐,也下水撈魚捉蝦,盡力讓母子兩個的餐桌上豐富些。
雖然小時候的日子過得很苦,但因為有母親的陪伴,現在想想竟然也都是溫馨幸福的。
所以當楊雲興緻勃勃的說起這些事時,也帶上了自己的情緒,将本來枯燥勞累的事情也描述得險趣連連,仿佛上山下溪都是尋找寶藏的探險之旅。
聽得嘉賓們連連點頭,大呼有趣。
張無病本來和導演組的人遠遠的縮在院子的最邊緣,在直播設備照不到的地方統籌着節目。
但他看着院子門口聚集起來半天不散的衆人,越看越納悶,然後才在瞥到旁邊燕時洵臉上興味的笑容後,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
他們是在作弊!
張無病“蹭”的從藤椅上起身,急急的掏出旁邊的大喇叭喊道:“不許請外援,你們這算是買挂行為!老闆,讓他們自力更生體會農家生活,不要告訴他們。”
嘉賓們一哄而散,假裝自己剛剛隻是碰巧路過,碰巧聽到。
楊雲被嘉賓們和張無病逗得笑得直不起腰來,直朝張無病擺手道:“畢竟山上地方太大了嘛,我這不是怕他們回來得晚趕不上午飯。”
張無病聽了一愣,暗道也是,尤其是之前在山上還看到了屍體,雖然說再碰到的概率很低,但是萬一嘉賓們進山跑得太遠也容易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