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5頁)

  李雪堂:“算算時間,好像就是海雲觀現在那位李道長年輕的時候。”

  燕時洵神色恍惚了一瞬。

  李道長年輕的時候,也就是……他師父李乘雲的幼時。

  李雪堂:“這個角色就是海雲觀下山的道士,當時海雲觀傾觀出山,卻十去九不回。所有道士都為了保護民衆而死,令人敬佩。這個角色也是。”

  旁邊的張無病,也可憐巴巴的看着燕時洵,心中期冀他能同意。

  燕時洵想了想,還是微微點了下頭:“行吧。”

  李雪堂頓時驚喜,趕緊招呼着服化組來給燕時洵上妝挑衣服,并且生怕燕時洵反悔,現在立刻就要開拍屬于燕時洵的那一段。

  隻是化妝師看着燕時洵不羁的俊美面孔,有些犯了難,向李雪堂表示,燕時洵這張臉并沒有什麼需要化妝修飾的地方。

  天地已經在最初,細心雕琢過了這張面容。

  而且李雪堂确實眼光很好,燕時洵現在的面容,就和劇本裡這個角色完全貼合,任何修飾都是畫蛇添足。

  ――因為燕時洵本身就常年走街串巷,不為豪奢鞍前馬後,隻為黎民驅邪捉鬼,保人平安。

  所以,他和海雲觀最核心的宗旨,意外的貼合。

  大道修于市。

  不是從書上死學來的知識,也不是念兩句經文就當做修道。

  他的道,從來都在他腳下。

  而百年前下山救民于水火的海雲觀道士們,也是秉持着這樣的道心。

  亂世,才更應該道士下山。

  李雪堂雖然不知道這層原因,但他還是憑着名導演的經驗,認可了化妝師的話。

  于是,隻給燕時洵換上了一身淺灰發白的道袍。

  寬袍大袖,擡手時便是一段風韻,似乎随時都會羽化登仙。

  燕時洵面容冷漠,身姿修長而挺拔,如山巅松柏,于雲霧缭繞中屹立。

  這反倒更襯得他仙人之姿,道骨仙風。

  随手一揚袖子,便衣袂烈烈,氣勢不凡。

  李雪堂生怕燕時洵反悔,所以,就算他看着燕時洵的扮相,心中滿意到興奮,但還是克制着自己想要給燕時洵加戲的沖動。

  ――在燕時洵這裡,簡直所有經驗都要反着來。

  對别的演員,都要說給他加戲,角色才會吸引人家過來。但對燕時洵,鏡頭越少,台詞越少,還要提到海雲觀,才能讓燕時洵勉強同意。

  李雪堂不知道燕時洵的師父李乘雲的存在,所以也就不知道,他剛剛說的話裡,讓燕時洵同意的,是因為當時下山的海雲觀道士,正好是李乘雲那個年代的事情。

  李乘雲向他講述過,正因為看到師兄師叔們一個個慷慨赴死,所以他才被震撼,于是确認了自己的道心所在。

  他雲遊四方,卻也幫扶四方。他要像那些死去的師兄師叔們一樣,為自己的道而死。

  以身證道。

  燕時洵聽着李雪堂給他講戲的聲音,思維卻已經恍惚飄回到了少年時,李乘雲向他說那些話時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