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4頁)

  如果南天父母沒有說錯,那村子就是整村滅門,隻剩下了南天一個人,在災難來臨前逃了出來。

  那南阿婆口中的祭祀,還有神,是否就是災難的原因?

  她所說的進山,又是為了什麼?

  燕時洵無法向南阿婆詢問,于是在他面前的南天,就變成了他與幾十年前那樁慘事的唯一橋梁。

  在燕時洵冷靜而帶着疑問的注視下,南天先是下意識飛快的搖了搖頭,但終究是抵擋不住燕時洵眼神帶來的壓力,好一會兒,他才又猶豫的點了點頭。

  南天無聲道:我老家旁邊就是南溟山,小時候貪玩,總是進山玩耍,所以也有些印象。這裡的山形,我看着和南溟山很相似。

  因為南天的阿婆在村裡負責主持各種大事小事,所以南天跟着耳濡目染,倒也知道不少村子裡重大的活動和流程。

  比如,老家的村子逢四個節氣,就會舉行隆重的祭典。

  其中最被村民們重視的,當屬立冬祭。

  而每次立冬的祭典,都必會使用當年死亡的村人屍體,來向天地禱告,乞求一村人來年的平安和富足。

  在久遠的以前,祭祀都會用活人活畜,甚至在有些文化中,祭祀用的人和牲畜會現場屠宰。

  後來,饅頭取代了人頭,香果乳豬成為了常見的祭品。

  但對于地處深山,與外界接觸甚少的一些民俗而言,依舊會延續着古老的習慣。

  隻是南天老家的村子,用的是死人屍體。

  當年死去的村人,會在祭祀的前一夜被所有人恭敬的從墳墓裡挖出來,然後請上祭台,作為村子對天地敬意的證明。

  等所有儀式都走過,祭典結束之後,屍體又會被所有人帶着敬意的送回墳墓,而屍體還活着的家屬也會獲得一整年村人的敬意。

  因為在他們看來,是死去的人為他們擋下了所有病痛災難,保佑他們平安健康。

  不過,如果屍體是剛死不久,或是已經變成白骨的,倒也還好。

  就怕屍體已經腐爛到了一半,就被村人挖出來。

  南天小時候有着所有孩子的共性,頑皮好玩。

  雖然每次祭典,阿婆都會把南天鎖在家裡,拒絕讓他前往參加。

  但是有一年,南天還是在家裡老狗的幫助下,踩着狗背翻牆跳了出去。

  然後,小南天離得遠遠的,就看到了被擺在高台上的死屍。

  腐爛到一半的皮肉泛着黑色,膿水将白布染成焦黃色,順着布料滴落在地面上。

  而在血肉中間,露着白慘慘的骨頭。可是細看之下才會發現,那是一坨又一坨蠕動着的蛆蟲。

  白色的蛆帶着粘液緩慢移動,然後不小心翻滾下來,掉在地上還依舊在蠕動着白胖的身軀,令人頭皮發麻。

  小南天吓得想要哭嚎,但阿婆已經先一步發現了他的存在,趕緊沖過來将他抱回家,又鎖上了門。

  從那之後,南天就對一切祭典心有戚戚。

  在他心裡,提到祭典,就等于讓他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一幕。

  之前柳名提起祭典的時候,南天完全是因為當時他是自己孤身一人,就算再害怕也要硬着頭皮撐下去。

  但現在有了燕時洵在,南天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在放松了神經的情形下,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了原本的情緒,這才被燕時洵看出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