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7頁)

第224章

晉江

  燕時洵不是沒有見過懸棺。

  因為幅員遼闊,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傳統,出于對亡者的祝福,也都會對葬儀做出不同的解釋,以此而衍派出了諸多殡葬形勢。

  而将亡者屍骨封棺,再由力士和家屬擡棺而上,放置在早已經被固定在山壁的木杆上,讓棺木高懸在半空中,不被野獸啃噬,魂魄也可得以順利往生。

  這樣的殡葬方式遠遠看去,就像是棺材憑空懸在山壁上,放眼望去,像是亡者魂魄遠離凡俗,極為震撼。

  故被稱為懸棺。

  這代表了家人對于亡者最深沉的祝願,希望亡者在死後的遺骸得以保全,希望亡者可以前往下一世輪回。

  不過,因為懸棺而葬需要的技巧太重,如果不是熟練能手,很可能會連擡棺者帶着棺材一起掉落山崖,或者因為承重木杆固定不穩而讓棺材滑落。

  所以,會這門手藝的人并不多,并且在傳承中逐漸消失。

  到了現在,這種古老而稀少的習俗傳統,早已經絕迹。

  燕時洵之前所看到的懸棺,也都是百年前留下的舊棺遺迹。

  并且,他看到的懸棺,多是借用了地勢,不僅讓人可以在山壁上找到落腳點行走,也可以讓棺材下面有所依靠。一旦承重木杆意外斷裂,也不至于讓棺材摔下山崖。

  而即便是一個村落或種姓的懸棺遺迹,也不過是上百具之多,并且會随着時間流逝,木杆腐朽,再也支撐不住上面放置的懸棺,而讓棺材摔下山崖,剩餘下來的數量并不會太多。

  雖然在第一眼看到時,會疑惑心驚于這些棺材獨特的殡葬方式,并且震撼于從前工匠的手藝之高超,但畢竟數量不多,即便震撼也有所限度。

  然而,燕時洵此時所看到的,卻與他之前所見并不相同。

  ――這是,在整片光滑而直上直下的陡峭山壁上,整齊懸挂着的上千具棺木。

  翹頭木棺錯落有緻的排列在山壁上,放眼望去如行軍列隊,震人心魄。

  燕時洵一手扶着身邊的山壁,腳踩在懸棺之上,山風從身下萬丈深淵吹拂而上,大衣衣擺上下翻飛,獵獵作響。

  他被震撼在了原地。

  上千具棺材,意味着……上千生命的死亡啊。

  他的心髒沉沉向下墜去,隻覺得這上千具懸棺的重量,都壓在了自己的心上。

  燕時洵從未想過,自己會見到這樣一幕場景。

  更不要提分屏前的觀衆。

  他們之前還因為燕時洵與死人臉村民正面相遇而緊張萬分,有些膽小的人被那張青白死人臉吓得放聲尖叫,又差點被燕時洵不走尋常路的避讓方式,刺激得心髒狂跳到蹦出心髒,有些有恐高症的人甚至被那一幕吓得吐了出來。

  可觀衆們萬萬沒想到,比刺激更加刺激的事情,永遠在下一秒等待着他們。

  畫面一轉,鏡頭對準山壁。

  上千具懸棺被慘白的燈籠勉強照亮,在微弱的光線和山間陰冷的薄霧中沉默無聲,卻依舊詭異而震撼。

  猝不及防看到這一幕的觀衆們,頓時覺得頭皮都麻得快要炸開了。

  [日啊!這踏馬是啥啊,是啥啊!!!别告訴我都是棺材啊!]

  [目瞪口呆,這是把棺材挂在山上了嗎?咋做到的?孩子沒見過這場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