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時洵本以為那些懸棺是師公在祭祀結束後,存放榨取幹淨力量的“殘渣”所用。
但是懸棺中雖然數量稀少,卻像柳名一樣鮮活的屍體,還有柳名在村中與常人無異的狀态,卻讓燕時洵明白過來。
并非如此。
還有些人,在懸棺中完成了“複生”,回到了上遊長壽村裡,繼續為師公管理長壽村,像個正常人一樣活在村子裡。
可偏偏,燕時洵又沒有在他們身上看到還活着的事實。
因此就和師公一樣,那些人經曆過兩次死與生之後,同樣變成了非生非死的怪物。
在生與死的狹窄間隙中,師公想要以此來達成他的目标,成為神,掌管一方。
而那些非生非死的長壽村村民,就是“神”存在并且執掌天地的證明。
師公想要以此來倒逼天地承認他的存在。
可惜,天地不仁,從無半分疏漏。
當年邺澧在找不到師公的情況下,為了将師公的威脅降到最低,在離開南溟山的時候,在南溟山外劃定了界限。
即便師公沒有因為謹慎而一步不出南溟山,就算他想要離開南溟山向外擴張,也會被邺澧留下的界限阻攔在山中。
而在那同時,師公也會因為進入鬼神感知天地的範圍,而被邺澧發現。
隻可惜,邺澧當年留給師公的陰影實在是過于深重,竟讓師公小心謹慎至此,多年來披着别人的人皮,沒有踏出過上遊長壽村一步,甚至隻在陰陽上升交替力量最強的四個氣節出現,得到力量後又重新縮起來。
當燕時洵将所有從最細微之處的線索聯系起來,終于拼湊成完整的真相時,即便他這些年走南闖北見過萬千廣大的邪祟和惡意,但依舊為師公的謹慎而震驚。
在燕時洵看來,這簡直就像是重重驗證關卡,一層層套住的箱子将師公的氣息密閉到幾乎于無,甚至能逃得過鬼神和天地的探查。
若不是這一次,因為張無病前來錄制節目,而誤打誤撞的進入了南溟山,趕在最後一次冬至祭之前找到了師公,恐怕師公的計劃真的會成功,并且真的通過陰陽循環,成為“神”。
到那時,即便是邺澧,也許都會對師公感到棘手。
不過好在,師公千算萬算,算不過大道。
師公不知道的是――
找到真相的燕時洵,和擁有殺死他力量的邺澧,就身處一處。
原本不會與鬼怪溝通的驅鬼者,和從不回應生人的酆都之主。
卻因為前來的驅鬼者是燕時洵,因為他從來不吝啬于将自己的耐心和溫柔給予鬼怪,聽他們訴說自己的冤屈和真相,所以,他于虛妄之中,看到了真實。
而正因為是燕時洵,所以,邺澧溫柔的回應了他,将自己的全部所知,告知了燕時洵。
兩人交換了彼此所知道的信息,将有關于師公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捋順得清晰而完整,沒有半分疏漏。
在燕時洵和邺澧的合力之下,師公逃無可逃。
甚至,就連師公最後的希望,都因為燕時洵給予妹妹的善意,而讓姐姐選擇了信任他,豁出最後的勇氣,幫了燕時洵一把。
燕時洵眼看着姐姐摔落山崖,他下意識伸手想要向前接住姐姐,卻在與姐姐對視的時候,讀懂了那雙含着淚水和恐懼的決絕眼睛中,傳遞過來的意思。
姐姐在說:不要管我,去救我妹妹,去殺死師公,讓從南村蔓延而來的罪孽終止于此!
燕時洵強制壓下自己要去救少女的想法,尊重她本身的意願,着眼于制止師公的計劃。
隻是,當他重新擡眼看向師公時,眼神更加冰冷憤怒,眼圈微微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