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4頁)

  不過後來,這條傳說倒是被搬上了熒幕,靠着《走近科學》成功得以辟謠。

  所謂的鬼聲,隻是因為幹旱使得岩石沙石化形成了孔洞,夜晚風從其中吹過,風聲嗚嗚,乍一聽便如鬼哭。

  對于民衆而言,這不過是以前愚昧又認知不足才導緻的誤解,解釋清楚原理之後,也就隻哈哈一笑,當做以後與友人談起的趣聞。

  但對于驅鬼者而言,卻從未敢對西南地區放下戒備。

  真正入了法門的人,或是真有實力能夠吃陰間飯的,或是天生陰陽眼可以不依靠符咒手段就直接看見鬼的,他們在身處西南地區的時候,都能清晰的感受到,從地面以下傳來的陰森鬼氣。

  那些迷途而沒有陰差接引的鬼魂,即便渾渾噩噩,卻都本能的在往西南地區走,像是遵循着古老的傳說,認為這裡就是所有亡魂的最終歸處。

  但是,這裡早已經沒有了它們的去處。

  于是,千百年之中,越來越多的鬼魂滞留于此。

  它們逐漸忘記了生前的一切,甚至忘了自己曾經的名字和所作所為,但卻還是執拗的停駐于此,嗚咽哭泣于自己的無所歸。

  西南地區的鬼氣,遠比其他地區濃厚,就連天地也像是對此默許,不加理會。

  因此,當驅鬼者身處西南地區的時候,即便是符咒和所有驅鬼術法,效果都要大打折扣。

  ――對于鬼魂而言,西南是它們的主場。

  客場的驅鬼者,天然就占據劣勢。

  驅鬼者們往往事倍功半,要花費遠超于其他地區的心力,才能成功驅除鬼怪。

  時間一長,也就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往西南走。

  而各門各派也會告誡還沒出師的弟子,沒有那個能力,就别想吃西南的飯。

  否則,小心飯沒吃進嘴,卻反而把命搭在這裡。

  也因此,被積壓下來的西南地區的事情,往往都會被交給海雲觀來做。

  其他大師不喜歡這種吃力不讨好的活計,但這裡總歸有人居住,有人需要幫助,海雲觀總不能眼睜睜看着人死,因此迫于無奈,也隻好在圈内其他人軟刀子的逼迫下,為了保護生命而接了下來。

  像是王道長,他在剛出師那會,就經常被其他年長些的師叔道長帶着往西南跑。

  一個是因為人手不足,另一個也是為了讓王道長迅速得到鍛煉和成長。

  ――說好聽點叫“成長”,是年輕人應該得到鍛煉。

  實話就是這裡要面臨的艱難,遠遠超過其他地方。

  馬道長從今天聽那去了觀内的年輕人說,烏木神像是來自西南地區的時候,就頗覺得頭疼。

  這年輕人,别的不提,眼界是真的高。

  道長要看就要看最厲害的,鬼怪要惹就惹個最大的,小一點的他都看不上眼。

  而就算再如何有心理準備,馬道長還是沒有想到,從他剛下了公路開始,西南之行的艱難就已經開始了。

  “在舊鬼域看見屍骨還敢上手,神像也敢拿……”

  馬道長搖了搖頭,還沒有結束的思維讓他小聲嘀咕出聲,随後才看向王道長:“也算是另外一種意義的好消息吧,出事的是我們,不是留下來的那個。最起碼,我們不用替他擔心了。”

  馬道長:死貧道不要死道友。

  王道長臉上露出笑容,剛想回答,卻發現邺澧的目光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