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7頁)

  那神像清隽的輪廓隐約顯露在黑暗中,令燕時洵莫名其妙的感到眼熟。

  但那時時間緊急,他沒有太多時間去回想,便在從神像處得到借力之後離開了那裡。

  借由地府閻王殘留在神像中的力量,燕時洵重新鎮壓群鬼,讓地獄退回地府之下,悍守陰陽,沒有讓惡鬼侵擾人間。

  當燕時洵離開惡鬼地獄,就好像鬼神不想讓自己的真身暴露于人前,不想讓第二個生人知道地府的真相,所以,燕時洵那時在地獄中的記憶,也慢慢從他的腦海中退去。

  在地府坍塌時便剝離了力量後身死的閻王,為了躲避天地的探查,将自己藏于陰影和鬼氣中。

  沒有讓被大道垂眼的惡鬼入骨相,發現他的真身。

  直到現在,鬼戲屏蔽了天地,借由鬼嬰撐起的這方皮影戲,隐沒在張無病影子中的鬼神真身,得以重新出現。

  而燕時洵的記憶重新湧現,讓他忽然間意識到――

  他曾經在坍塌的地府中見到的那尊神像,分明就與張無病有幾分相似。

  隻是要比他所認識的張無病,更加的冷酷涼薄,帶着久居高位的威勢。

  所以,現在站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作為生人的張無病,而是曾經身死于大道之下的閻王,也是在他下潛到地府時,借力給他的那位閻王……

  燕時洵在想通一切之後,再看向張無病的眼神中就帶上了複雜和微妙之意。

  燕時洵萬萬沒有想到,本應該身死的鬼神,竟然一直都跟在他身邊。

  不過這樣一來,燕時洵也頓時明白了,為何張無病和邺澧之間現在的氣氛如此劍拔弩張。

  之前邺澧就和他說過,酆都一向不認同地府的行事,覺得地府不判因果判罪孽,會使得很多含恨而死不得公正,于是化身惡鬼自行複仇的魂魄,在死後依舊蒙受冤屈不得解脫。

  不過地府也一直不怎麼看得上酆都,上位者的态度同樣體現在下面的陰差身上。

  以往燕時洵在遇到陰差,或是請陰差幫忙将魂魄送往投胎的時候,不止一次的聽那些陰差抱怨過酆都。

  那些陰差大多都經曆過數百年的光陰,和後來那些引導着陰兵借道重現人間的堕惡陰差不同,它們見過酆都還行走人間的模樣,也震撼于鬼神威勢,從此敬畏天地大道,不敢逾越本分。

  在那些陰差嘴裡,酆都就是蠻橫的代表,髒活累活從來不幹,偶爾做幾件事就被人間的驅鬼者歌功頌德,屬于是地府植樹酆都摘果的惡劣行為。

  不過那些陰差說起這些事時神情激動,忿忿不平,一看便知道帶着自己的主觀情緒。

  于是燕時洵也隻是挑了挑眉,當成說書的聽了,沒有針對當真。

  陰差講的故事做的判斷可能并非真實,但它們的情緒卻是真的。

  從那個時候,燕時洵就模糊懷疑過是否數百年前,酆都與地府關系很是糟糕,兩方主事者可能互相看不順眼。

  現在,當年的猜測得到了證實,一直懷疑的閻王也出現在眼前――以燕時洵從未想到過的方式。

  折扇在骨節分明的瘦削手掌中轉過一圈,然後輕輕點着胸膛,拍帶間帶着玄奇古老的韻律,像是曾經廟宇道觀中祭祀科儀時的樂聲。

  張無病在與邺澧說話間,注意到了燕時洵看向他的眼神出現了變化。

  他心中了然,唇邊帶上了微笑,也擡眸回望向燕時洵,笑吟吟的問道:“你猜出來了,是嗎?惡鬼入骨相。”

  當張無病笑起來的時候,那雙清澈見底的眼眸中波光粼粼,美不勝收。

  曾懷着憤怒主動投身死亡以抗大道的鬼神,也重新踏進了人間,想要親眼見證生機降臨的那一刻。

  燕時洵鋒利的眉眼沉了沉,但終究不像剛剛意識到張無病身上不對勁時,那樣冷冽暴怒。

  他頓了下,才緩緩吐露出那兩個音節:“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