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3頁)

  畢竟當他說起舊酆都會消亡在大道之下的時候,他注意到了老人撇了撇嘴,對這個說法不屑一顧的模樣。

  鬼道将生這件事,是他師父很多年前就已經預料到的,而現在看,鬼差也知道。

  他師父又在白紙湖消失過,再出現的時候,就是死亡之時。

  燕時洵不相信巧合。

  他合理懷疑,自己被因果引向鬼差,是因為他師父曾經與鬼差接觸過,而他師父希望自己與鬼差之間沒有完成的事情,能由他來接手。

  李乘雲的死亡對于燕時洵而言過于突然,沒有給他留下一句話。

  但是他畢竟與李乘雲朝夕相處,得李乘雲教導了那麼多年,他最開始嘗試摸索人的心理時的實驗對象,就是李乘雲。

  隻要能找到線索,那對于燕時洵來說,想要猜到師父死亡前的真實想法,不難。

  燕時洵的思維轉過兩圈,立刻調整了語氣,做出一副低落的懷念。

  “您這樣,讓我想起了一位故人。”

  燕時洵垂下眼睫,平靜的聲線下難掩難過的情緒:“我師父,和您很像。”

  師父?

  老人詫異的回頭看向燕時洵。

  他既迷惑于燕時洵為何突然對他改變了态度,甚至用上了尊稱,要知道這小子剛剛對他可是你來你去的。

  但同時,他也在納悶,怎麼自己的猜測竟然是錯的?有師父,那就不是閻王或者厲鬼了吧?

  不是被僞裝成生魂的厲鬼,而是真的從外面進入到舊酆都的人……完了!

  老人意識到了什麼,臉色大變。

  鬼道真的開始在外界生效了!

  “我師父曾經說預料到鬼道将生,他想要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也和您一樣,他有自己非做不可的事情。”

  燕時洵垂下頭,散落的發絲間隙中,看不清他的神情:“您沒有失去酆都,我卻失去了我的師父。”

  老人愣愣的看着燕時洵,就算他有所防備,卻還是不由得被燕時洵的情緒所感染,真切的為他而感到難過。

  因為燕時洵真情實意的将老人和師父做比,所以老人在這份真切情感的渲染下,竟然覺得自己好像就是燕時洵的師父。

  他看向燕時洵的眼神,也慢慢柔和了下來,不再像剛剛那樣戒備。

  老人長長歎息了一聲:“雖千萬人……吾往矣。”①

  “你師父,一定是個很厲害的人。”

  向理想者訴說理想,向堅守道義之人宣揚道義。

  再堅硬的盔甲,也有薄弱之處。

  而一旦被人摸透了心理,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判斷出哪裡是薄弱之處,然後集中發起攻擊,令對方的一切心理防線,潰不成軍。

  在燕時洵有意識操縱情緒之下,一張一弛之間,老人在自己都沒有發現的時候,立場就已經開始偏向了燕時洵,站在了燕時洵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燕時洵勾了勾唇角,繼續道:“但是我師父沒能成功。”

  “天地無情,我師父死在了大道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