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第2頁)

  邪祟躲藏在生人看不見的細節中,和容易被忽視的餘光裡。

  這是燕時洵作為驅鬼者,在多年與三教九流,魑魅魍魉打過交道,多次與死亡擦身而過甚至反殺了死亡之後,得出的結論。

  越謹慎小心,越容易活下去。

  但燕時洵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有一天會将個人情緒排在冷靜之前。

  在考慮到戰将對于舊酆都的影響之前,他首先注意到的,是邺澧的安危。

  燕時洵修長的身軀微不可察的頓了頓,随即立刻掩去自己的情緒。

  擾亂理智的情感隻出現了短短一瞬,就在所有人都沒來得及發現的時候,被燕時洵果斷壓下,将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戰場上。

  他遙遙望向戰将。

  戰将似乎也感應到了他的目光,回望過來的視線雖然依舊漠然,卻不像是看閻王時那樣看空氣的眼神。

  燕時洵的身影,真真切切的映在了他的眼眸中。

  “他是被舊酆都吸引過來的。”

  礙于現在有更緊迫的事情,燕時洵暫時放下了心底隐含對邺澧的擔憂,将之前發生的事情,言簡意赅的說給閻王聽。

  在得知了有關烏木神像的來龍去脈後,不僅是身邊默默旁聽的官方負責人等人,就連閻王都萬萬沒想到,會有這樣一件事。

  “這真是……誰能想得到,竟然還有這樣一樁因果。”

  閻王眉頭微皺,有些不快:“鬼差也死得太幹脆了,啧,來晚了一步。要不然,真想親手做點什麼。”

  雖然他很清楚,既然邺澧當年确實是在登位鬼神後順手救了白姓先祖,那千年後的現在,無論是鬼差因白姓先祖而存活了下來,甚至将曾經的戰将執念深深刻畫進了烏木神像中,以此得以流傳下來,還是因白姓先祖和鬼差贈金而立起來的白姓村子被滅門,都不過是因果循環而已。

  但是他一時之間,依舊難以接受戰将再次出現的現實。

  他人或許不知,但因為最靠近死亡而更加了解因果和大道的閻王,卻很清楚戰将代表着什麼。

  對于天地大道而言,戰将已經不再單純隻是一條生命,一個魂魄。

  而是,一種符号。

  在曾經沒有邺澧的數千年間,閻王曾親眼見證了酆都行事,也看到了慢慢堆積起來的因果。

  雖然閻王不是大道,看不到久遠之後的未來。

  但是,閻王有着對于死亡的敏銳度。

  按照現狀,他可以合理推測以後的發展,模糊意識到了這些因果積少成多,終究有一天,會令大道再無法承受,因此而徹底崩塌。

  閻王雖然擔憂,但也隻能在自己能夠管轄的領域内盡可能的改變,從北陰酆都大帝手下盡快搶奪新喪的鬼魂,将懵懂的鬼魂引渡到地府而非酆都,按照自己的審判,令鬼魂得以投胎往生。

  即便鬼魂無法複仇消除執念,但最起碼,它不會成為堆積的因果,變成天地大道的負擔。

  閻王的行事謹慎又隐蔽,沒有任何存在看出他本來的意圖。

  直到邺地一戰,屠城縱火,屍橫遍野。

  過于大量的死亡和沖天的怨恨怒氣,不僅引起了閻王的注意,也引來了北陰酆都。

  閻王緊趕慢趕,但終究是落後了一步,沒能将那些死去的将士和百姓們,接引前往地府。

  ――十萬将士和被屠城而死的百姓們,想要的也不是投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