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認了邺澧與燕時洵的關系之後,李乘雲才恍然驚覺,自己曾經為燕時洵算的命盤,究竟是什麼意思。
而他也終于意識到,或許,燕時洵能夠成功活下來,就是因為眼前的這位酆都之主。
鬼神将自己的力量贈予了燕時洵,讓本來應該逐漸因為鬼氣而衰弱的生命,重新注入了生機和活力,順利成長。
燕時洵也因此,和鬼神有了因果。
李乘雲在想清楚這一切的時候,不禁有些驚歎,鬼神的因果果然不好還。
――到最後,竟然是以身償還?
李乘雲沒想到當他再聽到自家小洵的消息時,小洵竟然已經和鬼神在一起了。
不過看邺澧的态度,他倒是也稍稍放下心來。
鬼神所言,即為天地見證,不得毀誓。
酆都之主對小洵的态度,是連李乘雲也看得出來的認真和鄭重,這讓他在失落之餘,也高興小洵不再是獨身一人。
愛屋及烏,因為對于燕時洵的愛護,所以李乘雲在向邺澧說起自己過去幾年的經曆時,也并無隐瞞。
除了他自己對邺澧的判斷,他同樣也信任小洵的判斷。
他相信,小洵既然已經能夠順利找到舊酆都,那在自己離開的幾年間,小洵一定已經成長到了足以撐起天地的程度。
哪怕小洵對情感并不擅長,卻也不會錯看人的内心。酆都之主,可信。
李乘雲不緊不慢的走在已經被清理一空的戰場上,一撩長衫,便随意在巨石上坐下,輕笑着向邺澧說起自己生前死後的所見。
燕時洵一直對李乘雲抱有愧疚之情,他以為,如果那一年他沒有在濱海大學上學,就會和往常一樣,與李乘雲一同前往西南,共赴白紙湖解決邪祟。
那樣的話,或許李乘雲就不會死。
最起碼,不會孤零零一個人身死在陌生的山野。
但是燕時洵不知道的是,即便那時他在李乘雲身邊,李乘雲也不會帶他前來。
有些路,隻能一個人走。
比如死亡。
那年元宵,小院外臘梅橫斜,雪落宮燈。
李乘雲攏袖站在小院門口,靜靜的看着燕時洵的身影遠去。
直到視野裡再看不見青年挺拔的背影,他面容上清淺溫潤的笑容,才漸漸斂去,落寞的歎了口氣。
老友的電話也是那時打了過來,告訴他,他一直尋找的西南驅除鬼魂之法,有了下落。
李乘雲立刻從濱海市動身,知道當年西南驅鬼者們在無奈之下選擇驅魂的方法,早已經洩露了出去。
名為,替骨之法。
西南群鬼無法投胎,千百年積攢下來,已經嚴重擠壓了普通人的生活空間。
驅鬼者們雖然迫于無奈,隻能将鬼魂引渡到活嘴活眼木雕之中,然後予以驅除。但他們在做這件事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
――毀人魂魄,終有因果。
驅鬼者們心中清楚,但為了普通人的平靜,依舊狠下了心,選擇清掃群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