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們開始祈禱,一同祈禱,祈禱這巨日帶來的不是災難,而是福音。
他們的祈禱,似乎生效了。
巨日帶來的确實不是災難,而是強健的肉體、美麗的容貌以及抛卻倫理的生育能力。
這一刻,為小鎮賜下了祝福,他們沉浸在被注視的喜悅裡,徹底擁抱了繁衍的意志。
中間是一段理智和倫理共同淪喪的混亂年代。
在經曆了那個不堪回首的時代之後,這個原本隻有百餘人的小鎮,人口漸漸來到了十萬。
視角中的這個孩子也逐漸長大,成為了幾十個孩子的父親,和母親。
而這時,早已被居民們抛在腦後的所謂災難,終于降臨了。
在某個晚上,一輪血月升起,代替了原來那輪溫順的月亮,照亮了小鎮的夜晚。
每個看到月亮的居民都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殺戮恐懼中,他們既驚慌于自己企圖殺死親朋,又恐懼于别人對着自己舉起了屠刀。
于是,在這種無法抵抗的混亂中,殺戮的盛宴開始了。
在小鎮的曆史上,從未有那麼一個晚上,如同那夜一般熱鬧。
成千上萬的人湧上街頭,成千上萬的人舉起武器,成千上萬的人死在刀下......
僅僅一夜,小鎮的人口銳減至幾十分之一。
當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僥幸存活下來的居民,全都被眼前的屍山血海駭住了。
那個孩子,作為這場“狂歡”中的“勝利者”,撲倒在自己家人的屍體上,放聲哀嚎。
幸存者們跑的跑,散的散,隻有仍對這個小鎮有着熱愛與眷戀的失魂人選擇留在了原地,等待着第二個夜晚的......解脫。
在悲痛和恐懼中,他們選擇了放棄抵抗。
然而,在第二個夜晚,血月雖然升起,幸存者們卻沒有被污染。
他們失魂落魄的看着那輪散發着紅光的月亮,多麼想讓自己與家人親友一樣死去。
但血月,确實饒恕了他們。
衆人抱頭痛哭,認為自己得到了救贖。
于是......他們埋葬屍體,清理道路,舉行葬禮,重新開始生活。
太陽的賜福依舊有效,他們仍然有着無窮的活力,隻要擁抱繁衍,很快,小鎮就能再次繁榮。
每個人的眼裡都栽下了希望的種子,而事實也是如此。
很多年後,小鎮的人口再次膨脹起來。
所有人都以為那是一場意外,血月将不再降臨懲罰他們。
可偏偏在某天夜裡,殺戮,又重現了。
曆史不斷的循環,上演着一幕又一幕重複的戲碼。
遠暮鎮又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滅絕”,然後在每次“滅絕”之後,都會經曆“新生”。
湊巧的是,每一次“滅絕”,那個孩子,都是最幸運的生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