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程實等人聽到這裡的時候,三個人緊皺的眉頭久久未曾松開。
這位叫做尼斯克的随從說的确實沒有問題,至少,他自己認為這都是真的。
可粗聽一遍下來程實還是發現了很多無法理解的地方,比如:
既然是要陌生人之間互相厮殺,為什麼非要帶上一頂看上去造價不菲甚至暗含力量的頭盔?
還有,如果隻是要互相殘殺,為何還要按順序上場,這種情況下群體厮殺才應該更能激發出“兵器”的兇性吧?
而且群體死鬥的方式顯然更能吸引觀衆的目光,順便還能賣高票價。
再者,以實驗的角度去思考,既然死亡就能帶來實驗收益,為什麼還要讓這些人在衆目睽睽下死鬥,直接機械的讓他們被動殘殺不好嗎,這樣一來還可以提高實驗效率。
疑惑太多了,但尼斯克能解答的有限,他一直飽受“崇拜又在背地裡打破秩序”的内心煎熬,對這間實驗室的細枝末節并無過多關注,所以面對程實海量的問題,他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來。
但是了解這麼多已經夠了,程實現在隻想再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
“你所說的那位大人,就是那位讓你們前來此處駐守的一級審判官?他是誰?”
尼斯克面色一白,搖了搖頭。
“不,不是他,我所說的那位大人是......
那三位最尊貴最殊榮的存在之一......
的神眷,大審判庭的最高審判官,鐵律騎士團的真正掌控人,克因勞爾大人。”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合作的前提
克因勞爾?
程實聽說過這個人,或者說隻要排到過文明中期末尾大審判庭試煉背景的玩家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這個人。
他是文明中期大審判庭最後的三位最高審判官之一,也是傳言中最激進最好戰的共律派代表。
共律派不同于大審判庭中的其他派系,他們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生命無論信仰與否皆應活于的注視之下,遵守祂的規則,推崇祂的意志,做到寰宇共律。
所以一般而言,共律派被認為是最想統一希望之洲的存在,他們幾乎對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其他勢力都有觊觎。
而克因勞爾之所以被玩家們銘記,不是因為他的主張,而是因為他的戰績。
要知道,好戰≠會戰。
曆史上,在一場事關的立國戰役中,克因勞爾因為在錯誤的時機揮軍出擊,使大審判庭的主力軍團陷入了戰争之國各軍團的包圍,導緻整個南部戰線出現了一段無以彌補的漏洞,讓所有圍剿戰争之國的前線軍隊攻勢盡皆崩潰。
幾乎是以一己之力終結了這場持續了百餘年的戰亂,送赢了當時幾乎絕望的戰争之國。
這段戰役被很多玩家用來調侃戰力有限,也是為數不多的能讓普通玩家歎為觀止的記憶點之一。
但現在,在當下這個時期,還沒有人會質疑一位最高審判官的威嚴和指揮能力,尤其是他在對外擴張上的态度總是那麼強硬。
而就是這麼一個共律派的首領,居然會在暗地裡跟理質之塔的學者“合作”,就為了那些看上去并不太靠譜的戰争機器。
這有點過于荒誕了。
但再荒誕的事實該接受也得接受,因為荒誕才是現實的基調,也是曆史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