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6頁)

  司機蠻酷的:“跟我走。”

  陸文和孫小劍跟在司機後面,從一條狹窄的小巷穿過去,走出巷尾,陡地,仿佛刷新頁面,眼前出現另一條老街區和幾棟居民樓。

  劇組到了。

  眼前的畫面與劇本中描寫的場景高度接近——

  老舊的街道,路面有裂痕和污漬,人行道上扔着一塊“禁止通行”的牌子,鏽迹斑斑,不知是哪年施工落下的。來往的人熟視無睹,一隻野貓直接躺在牌子底下睡覺,瞧着比頭等艙舒服多了。

  街邊擠着四六家店面,有小超市、理發店、也辦打印業務的照相館,以及兩家打了十多年擂台的小吃店。

  街對面的小區相當高齡,沒有閘門和保安,大家随意進出。小區裡隻有兩棟樓,樓體的牆漆大面積剝落,稍微平整點的位置被貼滿了小廣告。一共七層,有的人家沒封陽台,晾曬的褲衩和風幹的臘腸平分秋色。

  三樓的陽台最幹淨,窗台上擺着一排盆栽和兩雙刷幹淨的球鞋。其中一扇窗戶缺了一塊,用數學卷子糊着,卷子上有個大大的“39分”。

  陸文仰頭看着,他知道,那是他的“家”。

  小區緊挨着一所廢置的小學,以操場的圍牆相隔。為進出方便,圍牆上的栅欄被卸掉幾根,每天傍晚,老頭老太太鑽進操場散步跳舞。

  小區的最裡面有一頂葡萄藤,茂密的枝葉爬滿了骨架,像一座涼亭。經年累月中,每逢有人搬走總會扔幾件家具,慢慢地架子下面湊齊一張圓桌和四把椅子。

  成天有人在葡萄藤下面打麻将,打完給兩塊錢台費,因為葡萄藤是有主人的,是小區裡唯一一處有人打理的地方。

  陸文有些放空,劇本中描述的一切出現在面前,仿佛虛構的世界真實存在。

  孫小劍在一旁說:“這也太寫實了,是真的還是布景啊?”

  一句話将陸文拉回現實,他意識到這裡是劇組,四周二百多号人進進出出,全是各部門的工作人員。

  開機在即,各組在抓緊時間布置,包括四十多個房間和無數小場景。大到家具,小到一支纏着膠布的破圓珠筆,美術指導的清單上合計六千三百條需要一一核實。

  實際上,劇組已經紮根重慶一個半月,除卻準備工作,劇中的空鏡頭早就開始拍攝了。

  一個精瘦的小夥子從一單元跑出來,腋下夾着一大摞表格,看見陸文後緊急刹停。他迎過來:“咱男主角到了,我趕緊負荊請罪。”

  孫小劍猜道:“小張?”

  “是我是我。”小張給陸文九十度鞠躬,“對不住,今天太亂了,我派完車就去給道具組點數了,實在是對不起。”

  陸文的脾氣一向來去如風,也稱作“神經大條”。他大大咧咧地說:“沒事兒。”

  “謝謝體諒。”小張說着抽出一張表,“陸老師,先簽個到吧,然後我帶你們熟悉一下環境。”

  孫小劍問:“任導在嗎,我們先去問候一下。”

  小張說:“任導去拍外景了,他說明天大家統一見吧,不用專門等他。”

  陸文躲過最讨厭的裝孫子環節,簽完到,和孫小劍熟悉劇組環境。調度室、庫房和化妝間都集中在一單元内。

  一單元101是套兩居室,清潔加軟裝後作為導演的休息室使用。不過導演很忙,基本沒空休息。

  小區後門外有一片空地,停滿了統一規格的大房車,找到貼着陸文名字的一輛,小張說:“演員在房車上休息,需要補充任何物品或食物,告訴劇組的助理就行。”

  孫小劍問:“收工之後,要穿過小巷去坐保姆車?”

  “對,地方小,保姆車隻好停在隔壁那條街。”小張回答。

  孫小劍充滿暗示地問:“大家都坐保姆車?”

  “都一樣。”小張說,“陸老師是男一号,我特意安排的新車。不過這兩天演員們集中進組,中午還接了一趟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