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郊的異種雖然沒城區裡那麼危險,但有太多的掠奪者對這裡虎視眈眈。
落在他們的手上,下場不會比死在異種手上好太多。
老沃特不太相信,這家夥僅憑一根鋼管,居然在廢土上平安的度過了一晚。
“出了點意外。”
楚光也不解釋,隻給了老沃特一個疲憊的眼神讓他自己去體會,接着便徑直穿過聚居地的大門。
貝特街隻有一家廢品回收站,位置很好找,挨着聚居地正門旁。
卷簾門下擺着一台永遠走不準的老式電子秤,旁邊立着“價格公道、童叟無欺”的牌坊。
這家店是鎮長大人的産業,也是貝特街唯一收購廢舊零件和變異鼹鼠皮的地方。
為了壟斷撿垃圾的生意,這位獨裁者甚至專橫地頒布了一項法律。
即,所有人不得将捕獲的獵物和撿來的垃圾,私自賣給途經此地的商隊。
而理由則是為了保證貝特街的貨物能夠賣出合理的價格,而不是被“狡猾的商人們”在價格上無恥的壓榨。
這種蠻橫無理的規矩之所以能夠通過,一定程度上也和這裡的幸存者們都很愚昧有關。
而一般商隊也不會冒着得罪這位獨裁者的風險,去拾荒者們的手上收購那點兒少的可憐的物資。
他們隻做大買賣。
而且隻和信得過的人做買賣。
“賣?還是買?”
店主是一位五十歲的老人,名字叫查理,據說以前是外省某個避難所的居民,後來被抓去做了奴隸,直到鎮長将他從某個奴隸主手上買下來,将和拾荒者們打交道的工作交給了他。
這裡大多數居民都是土生土長的“廢土人”,沒有受過任何教育,數學都很爛,而且是爛到一百以内的加減法都可能算錯的程度。
但查理不同。
他是從避難所裡出來的。
雖然這片廢土上的避難所沒有一座是完全相同的,但有一點卻是大同小異。
能住進那裡的人無一不是戰前社會的精英,他們的孩子不但從父輩那裡繼承了聰明的頭腦,更是從啟蒙時代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如果不是這個世界糟透了,他大概會像他的父輩一樣,成為一名工程師、醫生或者學者。
而不是在這裡記賬。
“賣。”
沒有廢話,楚光從雙肩包裡掏出了6塊廢舊電池,和5管粘合劑扔在了電子秤的托盤上。
這是他在發現404号避難所之前,在附近的建築殘骸裡搜刮到的。
老查理撿起桌上的廢電池,随意地檢查了一下型号和是否脹氣破損,便将它随手扔在了一旁的秤上。
這玩意兒肯定是報廢的不用想,但回收一下裡面的材料還是可以的。
“品質還湊合,這一帶的垃圾應該都被搜幹淨了,你從哪兒弄得好東西?”
這也能叫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