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頁)

  “當然,我的父親有一座酒窖,裡面放着不少他的收藏,他每天都會去裡面待一會兒,也不喝,就是感受一下氣氛,我懷疑再這麼下去那些酒都該變成醋了……哎,好想回家。”

  桌子上擺着幾隻空酒瓶,羅骅喝得爛醉如泥,靠在椅子上打着酒嗝,嘴裡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

  楚光敷衍地應了一聲,抽空掃了一眼VM,上面羅列着小柒幫他整理出來的信息。

  這些情報都是他用一桌燒烤、一鍋湯還有足足六瓶酒換來的。

  若是平時,楚光斷然不可能吃的這麼奢侈。

  不過這些付出都是有回報的。

  從這位辦事處負責人的嘴裡,楚光旁敲側擊地問出了不少有意思的東西。

  首先,企業位于中洲大陸最東部的雲間行省,那裡是一條大江兩條支流的出海口,也是繁榮紀元之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着四個戰略區、三個都市圈、兩個工業中心、以及一片“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群。

  至于企業的總部,則是坐落在雲上市與雲下市之間的工業區遺址,6号避難所的上方,一座名叫“理想城”的地方。

  那裡有大壩一般高聳的巨壁,有着觸碰雲層的高塔,飛行器在街道間穿梭,但飛不了太遠,人們擁擠在不到五百平方公裡的“城市”,絕大多數人住在沒有窗戶的地下,少數人能看見落地窗外的雲。

  楚光聽着聽着,總感覺這個“理想城”有點兒“不夜城”的味道,也不知道這家夥嘴裡幾分真假。

  另外,和夏鹽道聽途說來的情報不同的是,企業内部并不是派系林立、内耗嚴重,而是他們本身就不是巨石城的傭兵們所理解的那種組織。

  比如,企業并沒有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統治者,隻有一個組織結構嚴謹、權力分工明确的企業董事會,而企業董事會的成員大多由分公司的董事長構成,分公司下面還有更小的子公司,層層套娃。

  這些分公司裡有的生産鋼鐵,有的生産水泥,還有造槍造炮造無人機的,以及販賣克隆體或者仿生人伴侶。銀翼集團隻是其中“市值”比較大的一家,但市值這種東西每天都在變,很難說誰是最大。

  十年前,企業确實向内陸派出過一支遠征軍,但目标并不是位于河谷行省南部的清泉市,而是北部的大裂谷。

  人們總是喜歡将功勞算在自己頭上,同一件事情隻要經過了兩個人的嘴,就可能演化出三個以上的版本。

  而最後流傳下來的,大多也并非是最後的真相,僅僅隻是因為這個版本最讓津津樂道,人們更願意相信它就是這樣的。

  不過根據羅骅的說法,那支遠征軍确實失敗了倒是不假,因為有一段時間經常能從各種渠道聽聞前線的捷報。

  但突然某一天開始,就再也沒有人提過這事兒了。

  除了那些購買“戰争債”的投資者站上了天台,很多人再也沒回來,一切都仿佛無事發生。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開拓者”号也是和那支遠征軍類似的存在。為了建造這座宏偉的陸上堡壘,銀翼集團同樣發行了相當數額的“債券”,并大概率向購買債券的富豪們承諾了一些好處。

  不過後半部分都是楚光的推測。

  也許是他的思想境界不夠,楚光覺得自己要是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裡,而且兜裡剛好有一大筆錢,斷然是不會把錢拿去打水漂的。

  另外,從羅骅的口中,楚光還得知了他們此行的目标,是為了去西部尋找一座名為0号避難所的地方。

  傳說,那裡是某個宏偉計劃的策源地,繁榮紀元的開創者、偉大航路開拓者、集無數榮光于一身的不朽者曾于此地長眠。

  那裡被一些人視作為最後的希望。

  “……既然你們有着這麼先進的科技,為什麼要将希望寄托于傳說中的存在?你們其實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對嗎。”楚光給羅骅斟上一杯酒,問道,“而且我聽你的描述,你們既然能在廢墟上築起一座堡壘,為什麼卻……嗯,沒想過重新來過?”

  羅骅歎了口氣,渾身酒氣地擺了擺手。

  “這種論調我聽得太多了……我的朋友,你去過多遠的地方?你走過的路可能最多最多,也隻是從清泉市的北邊,到稍微靠五環線邊上一點兒的地方,這不是想當然地蓋幾棟房子那麼簡單的。”

  楚光笑了笑說。

  “畢竟我才從地底下出來幾個月……我也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