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7頁)

  用管理者的說法是,這叫“農業補貼”。

  不過作為交換,他們産出的農産品不能賣給外來行商,最多能将20%的産品留于村集體消費或者零售給附近的本地市場,剩下的80%全部按照倉庫設定的收購價,由長久農莊核定之後統一收購。

  至于養什麼品種的牛倒是沒有限制,畢竟能買到什麼誰也說不好。

  不過霜矛聽女兒霜河說,南邊的錦川行省,有不少養牛的農場主,不隻是拉貨的雙頭牛,還有出欄快的肉牛,産奶量高的奶牛。

  正好最近前哨基地似乎打算成立行商工會,他打算雇傭一支商隊去那裡碰碰運氣。

  除了牛之外,其他像是豬、羊、雞、鴨、鵝之類的牲口同樣也有類似的補貼政策。

  年紀稍長的長者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可是我們買不起牛……”

  “慷慨的管理者大人願意借給我們五十萬銀币,用于購買牲畜和飼料。”

  “五十萬?!”

  那位長者頓時驚了,不敢相信地看着族長,“管理者大人他……真願意借給我們這麼多?!”

  把他們賣了也湊不出來五十萬啊!

  衆人紛紛竊竊私語,臉上同樣帶着難以置信的表情。

  霜矛認真地點了下頭說道。

  “我相信管理者大人不是在拿我尋開心,他是個很嚴謹的人。我從在貿易站上班的女兒那裡打聽過,4000銀币左右就能從行商們手中買到一頭牛,如果帶些這兒的特産直接去南方進貨,聽說還能更便宜點兒,五把步槍就能從那兒的農場主們手中換一頭。”

  五把步槍,哪怕是按零售價買也才1000銀币,從工廠那邊大批量的采購聽說還能打九折。

  環視了一眼衆人,霜矛認真地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們各家都出些人手,把這牧場先蓋起來。我會想辦法和南邊的農場聯系上,看能不能用武器從他們那兒換一兩百頭牛回來,條件允許,我們還可以再養些羊和豬。”

  “有了牛羊,咱們明年的日子也會好過很多!”

  聽到族長的話,衆人們的臉上紛紛露出了激動和向往的表情。

  他們已經獲得了穩定的居所,并能夠用勞動從當地領主的手中換來食物。但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當然也想像隔壁村子那樣富裕起來,住上全部用磚頭蓋成的房子。

  不過,所有人都樂觀的時候,同樣也有人表示了擔憂。

  “五十萬銀币也太多了……要是還不上,我擔心管理者會遷怒于我們。”

  “是啊……就算管理者不降罪我們,恐怕也會将我們從這裡驅逐。”

  一個青壯年埋頭幹一個月也就三四百銀币的收入,不吃不喝幹一年也才五千左右。

  上萬枚銀币。

  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想必對于管理者大人而言,幾十萬銀币也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吧。

  看出了族人們臉上的擔憂,霜矛笑了笑說。

  “你們擔心的事情我也擔心過,管理者大人特意向我囑咐了,讓我們不用給自己太多心理負擔,放開手盡全力去做就是了。實在還不上,長久農莊會将牧場和債務接手,他不會怪罪我們。”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