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1頁)

  貝特街的新任鎮長由鎮上的人自己投票,從街道辦公室提名的候選人中選拔。能被提名的都是有管理經驗的人,那兒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選誰上去問題都不大。

  老查理在任期間培養了不少管理方面的人才。

  也許是猜到有一天自己會被調走,他連代替自己給掃盲班上課的老師都安排好了。

  目前,前哨基地的工業區,在玩家與原住民們的不斷努力下,已經從“以81号鋼鐵廠為中心、帶動多家武器小作坊一起發展”的單一産業鍊模式,進化成了“多項支柱産業帶動中小工廠全面發展”的新模式。

  工業區還在繼續向北擴張。

  在外部資源的不斷輸入、玩家們生産熱情高漲的情況下,光靠北郊的這點兒人口,已經不足以消化工業區的全部産品。

  外來行商雖然能帶走一部分,但不能總等着人家找上門,避難所的商隊也得拉一面旗幟,出去走兩步。

  廢土上的幸存者聚居地有很多。

  不少像是貝特街那樣的小型聚落,甚至連子彈都搓不出來,用的還是弓箭、鋼筋叉、鐵管步槍——甚至是前裝填的滑膛槍。

  而一些稍大些的幸存者聚居地,因為對戰前遺産繼承不充分的緣故,可能在某些領域強的離譜,但某些領域卻退化到了工業革命之前,甚至是原始社會。

  用仿生人耕田,克隆人口當奴隸,投石機發射微型核彈頭,将黑箱當成神迹供着……類似的事情太多了。

  404号避難所生産的商品也許不是最先進的,但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在外面帶貨的時候還能順便輸出一點點來自北郊的良心,利用一下人類對美好生活共同的向往。

  傍晚時分。

  從長久農莊返回到基地中巡視了一圈的楚光,在路過行商工會門口的時候,正巧見到了剛剛給員工們做完入職培訓的老查理。

  “情況如何?”

  “十六到二十五歲之間,受過掃盲教育的人,能用的我都選上了,估計能招到三四十個吧。”說着,老查理輕輕歎了口氣,小聲抱怨了一句,“我們成立的時間太晚了,人才都被其他地方挑走了。”

  楚光:“辛苦了!”

  老查理搖了搖頭。

  “辛苦談不上,能在生命的最後一點兒時間裡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對于我這個已經堕落的廢土客來說也是一個意料之外的驚喜。雖然我不抱太大希望,但……也許你和我們,以及其他人都不一樣。”

  停頓了一會兒,老頭用打趣的語氣繼續說道。

  “大夥兒們對于沒看到你都很失望,我感覺不少人是沖着你才來的,真的不去露個臉嗎?”

  楚光無奈道。

  “别看我好像很閑,我從早上忙到現在,也就天黑了才稍微有點時間。”

  一般人操心自己手中的工作就行了。

  但身為404号避難所的管理者,他得同時兼顧兩個世界的事情,并不斷地在策劃與NPC的身份之間切換,盡可能兼顧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的不同訴求。

  相當于當爹的同時還得當媽。

  多虧了那二十點智力,他親自選出來的玩家還算讓他省心,否則楚光懷疑自己還真不一定幹的來這份工作。

  他忙的都沒時間取材了。

  “理解。”

  老查理輕輕點了下頭,接着說,“不過恕我直言,比起那些具體到每一步該如何去走的細節,您可能更需要考慮一下未來道路的問題。”

  這句話說得很隐晦,以至于楚光不确定自己理解的意思和他想表達的是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