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頁)

  初代管理者已經暗示過他很多次,而楚光自己也在實踐中多少悟出了這背後的風險。

  在交往中暴露自己的需求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這等于把自己脖子伸過去讓人拿捏。

  不管是雲玩家還是玩家,各行業各領域的專家都不少,他們缺乏的僅僅是“建設廢土”的經驗,楚光可以根據需要,慢慢地放人進來,沒必要為了百分之零點幾的BUFF給自己增加難度。

  玩家們已經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做到最好了,就像那些幫他整理圖書的原住民們一樣。

  至于高端技術的研究?

  誰能比繁榮紀元的老冰棍和老冰棍的兒子孫子們更适合搞科研呢。

  回收繁榮紀元的遺産本身就不需要用到那麼多人,避難所的居民完全夠用,根據殷方的描述,學院采取的策略也是類似的。

  大多數玩家是抱着娛樂的心态進入遊戲,也不是來這兒搞學習的。

  就像狂風很早之前開玩笑說過的,如果這技術被老闆們用在了工作上,他還不如老老實實睡覺。

  楚光會随着遊戲的進程考慮讓玩家們接觸一部分技術,作為對玩家們的報酬,不過這一切都在“不暴露世界本質”的前提之下。

  這其實不難處理。

  先前楚光從各國ZF對他采取的不同策略中獲得了靈感,那些人似乎将這款遊戲當成了地外文明與地球文明的第一次接觸。

  而且是中立以上的接觸。

  在有限的信息之下,他們解釋不了頭盔是如何出現在自己家門口的,也解釋不了那個網站和遊戲的服務器有着“宛如天神”一般的強大。

  高等文明的遊戲裡出現地球所不了解的技術很奇怪嗎?

  當然不奇怪。

  楚光甚至可以引導他們,讓他們将這款遊戲理解為地外文明對地球文明“善意的啟蒙”。

  他們會小心地揣測自己的底線,減少沒有意義的試探,并對地外文明的事情守口如瓶,将獲得高等文明啟蒙的“玩家們”當成寶貝——甚至戰略資源捧在手心。

  他們甚至會劃出一部分預算,偷偷拉高銀币的價格,和自己一樣通過宏觀的手段,或溫和或激進地鼓勵玩家們去申請“勞務簽證”,參與高等文明的遊戲,好好學習太陽系外友鄰的知識和應對末日的經驗,回來建設國家,造福社會。

  就像自己不惜成本地鼓勵玩家們去給開拓者号打工、并嚴格約束玩家們不要對那些惹不起的人做出格的事兒一樣。

  其實如果楚光夠缺德一點,還能用“這是你們的夢境,也是你們未來”,像神棍一樣忽悠他們在現實裡也按照自己的規矩來。

  但那就是另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了。

  管理的藝術在于引導而不是指揮,用力過猛并不是好事兒。

  望着眼前一排排書架的楚光,就像看見了滿滿一沓撲克,嘴角不禁翹起了一抹笑容。

  “……要先放點魚餌出去嗎?”

  還是留到下一輪“封測”之前的分紅?

  就在楚光思索着哪項技術或者基礎科學知識,比較适合用來釣魚的時候,活動門外傳來了腳步聲。

  胳膊肘下面夾着一隻平闆的殷方,走進了浏覽室裡。

  從他臉上的表情,楚光已經預感到了八成是有好事兒發生,于是和顔悅色地說道。

  “我猜是燃料棒的事情有進展了。”

  “你應該故意猜錯,給我一點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