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3頁)

  但那畢竟是NPC的裝備。

  衆所周知,NPC的裝備都是用來看的,等能在商店裡買到,那都不知道是幾個版本之後的事情了。

  因此,對于打算奔赴前線的玩家而言,與隊友默契配合比單純提升序列等級更重要。

  至于不喜歡固定隊伍、對社交沒興趣的獨狼玩家,也并非沒有地方可以去。

  第一、第二兵團的大門向所有LV5以上的玩家敞開,也有不少單機黨選擇NPC兵團,隻是他們平時比較低調。

  雖然NPC兵團以防禦為主,但在戰時同樣會發布增援前線、運輸補給的任務,完成這些任務一樣能獲得功勳和勳章。

  如果在戰鬥中發現自己其實有指揮天賦,在戰役結束之後帶着隊友和積累的功勳離隊,成立自己的兵團也是可以的。

  楚光幾乎為每一種他篩選進來的玩家,都設計了能夠讓他們找到遊戲體驗的玩法。

  用原住民的方法管理原住民,用玩家的方法管理玩家,也是他一直以來堅持貫徹的立場。

  為北伐計劃做準備不隻是戰鬥職業玩家們,生活職業玩家同樣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即将到來的新資料片積極準備着……

  ……

  紅河鎮邊緣。

  馬蹄鐵商會駐地的圍牆外,一輛滿載貨物的卡車,緩緩通過了木頭搭建的崗哨。

  紅河鎮和清泉市不同,這裡沒有統一的大型幸存者聚居地,礦主和商會老闆們都是各自圈地,關上門各過各的。

  隻不過相對于當地的奴隸主們而言,大多數外來的行商和傭兵,還是更願意住在商會老闆們的家裡。

  雖然兩者都是一樣的黑,但比起被無良商家掏空錢包,大家果然還是更擔心半夜睡覺的時候被戴上項圈和腳铐。

  奴隸主們的駐地沒什麼人去,各大商會駐地門前的客人絡繹不絕。

  久而久之,後者便逐漸發展成了驿站,并随着常住人口的增加,漸漸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馬蹄鎮”算是紅河鎮周邊較大的一座幸存者聚居地,也是最靠近清泉市的一座。

  不過這裡和傳統意義上的幸存者聚居地又存在着本質上的區别。

  一般中小型幸存者聚居地以排外居多,隻是排外的程度不同。

  然而在這裡,外來人口卻占到了總人口的80%。

  甚至更多!

  坐在駕駛位上的斯斯,一直在觀察着過往的行人。

  單看衣着、膚色和神态,根本分不出來哪些是本地人,哪些是從其他地方來這兒做買賣的。

  就在斯斯打量着NPC們的同時,站在道路兩旁的NPC們同樣也在打量着她們。

  尤其是那輛卡車和卡車上堆滿的貨物,更是引得不少傭兵和行商們的側目。

  “這卡車怎麼沒有煙囪?”

  “估計用的是電池。”

  “電卡車?!這路上要是沒電了咋整?”

  “短途跑跑還是沒問題的……我認得這東西,好像是叫‘電騾’,清泉市北郊的那些藍外套們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