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4頁)

第336章

藏在隧道中的烏托邦

  花了大概10分鐘的時間,呂北向楚光報告了這一整天的工作情況。

  “……在那個叫特裡斯的看門人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了101号營地,受到了當地幸存者的接待。”

  “那是一座藏在地鐵隧道深處的營地,住着大概有兩三百号人,當地幸存者住在四四方方的營房,營地的周圍分布着溫室種植園,發電機和淨水器還有沼氣池。”

  “那裡的情況與希望鎮截然不同,他們完全實現了物資的自給自足,并且用科學的方法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

  “那個特裡斯帶我參觀了他們的溫室種植園,那裡有很多水培箱,裡面種着水稻,土豆,還有番茄,黃瓜……還有固碳裝置還是什麼的,他們将一部分二氧化碳合成澱粉、葡萄糖,平衡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總之,那裡的情況相當令人驚訝。當地人稱自己是‘受庇護之人’,不過他們并不是避難所的居民,而是受到避難所居民幫助的廢土客。”

  “101号避難所的大門就在營地的最深處,避難所的居民教給了他們知識,而他們的任務是向避難所的居民報告外面的情況。”

  “按照他們的說法,他們的營地最初是位于地表,後來為了躲避戰亂,避難所居民将門口的物資中轉區借給了他們,然後才有了現在的營地。”

  “在和他們交談的時候,我能感覺到,他們對避難所居民有着很深厚的感情。101号避難所對于他們而言就像是聖地,而住在那裡的居民對他們而言更像是老師。”

  聽完了呂北的彙報,楚光看着手中随手記下的的筆記沉思了良久,若有所思地點了下頭。

  “……這樣啊。”

  他大概聽明白了。

  簡單來說,101号營地就相當于101号避難所在地表扶持的“代言人”。

  這些代言人們受到避難所居民的啟蒙,獲得了廢土上沒有的知識,甚至是一些戰前時代的生産方法和工具。

  而在享受戰前文明成果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他們同樣也承擔着替避難所“看大門”的義務。

  不得不說這是個聰明的做法。

  就楚光目前碰到的避難所,無論是117号還是401号,都輸在了文明人的矜持和傲慢上。

  而相比之下,101号避難所中的藍外套則采取了一種更謹慎的策略——選擇值得的人進行培養,對蒙昧的廢土客進行啟蒙,教會他們使用餐具和書本,讓他們學習數學和物理,從理性的角度看世界。

  這既保證了他們的受教育率,專業技能水平,又保證了他們和自己擁有接近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意識-形态。

  通過這種方式,101号避難所的居民隻需要付出微乎其微的成本,就能搜集到他們需要的情報、資源,并且還免去了和當地幸存者直接接觸可能帶來的麻煩。

  101号營地即是他們在地表播下的種子,也是他們和廢土的緩沖區。

  如果失敗了,他們随時可以撤回地下,将時間調到20年、50年甚至是100年之後再重新來過。

  而一旦成功了,這粒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在廢土上建立了一個穩定、開明的政權……

  他們的曆史使命也算是完成了。

  “……101号避難所的居民我沒有見到,”将這句話放在了最後,呂北小心翼翼地說道,“101号營地的長老告訴我,在确認門外的世界已經安全之前,他們不會建議避難所的居民開門。即便我努力和他們解釋……我們已經把那些掠奪者們趕跑了,但他們就是不信我。”

  “後來在我的堅持下,他們帶我去了101号避難所的大門,那裡的居民也完全不聽我解釋,讓我去和101号營地的人溝通。”

  說到這兒的時候,呂北的心中也是郁悶的不行。

  他感覺自己成了皮球,被兩邊的人踢來踢去。

  這些人真是不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