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研究117号避難所資料的時候她還覺得奇怪。
心靈幹涉裝置立項的初衷是為了代替殖民地用于驅趕異種的次聲波圍欄,然而根據他們搜集到的情報,殖民地的異種都是黏菌的子實體。
共用一個統一意識的它們,理論上應該是沒法被心靈幹涉裝置驅趕的。
甚至不用“理論上”了,清泉市就有大片的黏菌子實體,心靈幹涉裝置對它們一點兒用都沒有。
搞了半天,那些殖民者不是用它代替了次聲波圍欄,而是用它和蓋亞建立了外交關系?
楚光沒有說話,而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那是之前方法博士在101号避難所中向他提到的。
在繁榮紀元時期,曾有一股激進的思潮在人聯的社會廣泛流行。
即,關于人的定義。
激進主義者認為人是社會人,社會人既是人,人聯應該與時俱進。而保守主義者認為人是社會人與自然人的統一,兩者缺一不可,祖宗之法不可變。
雙方在仿生人公民權、克隆人技術适用範圍以及社會化撫養等等一系列的議程上存在廣泛的分歧。
在這獨特的時代背景下,“蓋亞”的出現實際上對人聯的社會産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
往常人類能在地球自然界觀測到的格式塔社會,都是螞蟻和蜜蜂這種無趣且低效的蟲子,但現在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完全體展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在一部分人眼中,祂的存在為激進派與保守派的分歧提供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
即,隻要通過對蓋亞的研究,建立一個類似蓋亞的思維格式塔網絡,将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的意識都連成一個整體,那麼所有的分歧都會迎刃而解。
蓋亞就是如此。
在人類抵達這裡之前,這裡甚至沒有沖突的概念,自然也不會存在任何的分歧。
而最早與蓋亞建立聯系的正是這些人。
他們大多是主動申請從母星遷徙到殖民地上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并且大多都受夠了那無休止的争吵和科學道德委員會的指手畫腳。
在母巢殘留的這段記憶中,祂對于這些主動擁抱蓋亞的人類是持有正面評價的。
而在祂的認知中,祂并不是為了殺戮而殺戮,而是響應了人類“蓋亞派”的召喚,在蓋亞的指引下前來解放這顆星球上受苦的有機體。
當然了,這并不是慷慨無私的遠征,這同樣也是為了祂的母親。
根據那些同情它們的人類所言,如果它們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那麼沖突永遠不會結束。
在億萬年的衍化中,“掠奪”這個單詞已經寫進了那顆星球上絕大多數物種的基因。
“……難怪那個母巢能接受火炬教會的教徒。”楚光好半天才從嘴裡擠出來這麼一句話。
那些人到過401号避難所避難所,并帶走了心靈幹涉裝置以及相關的技術,客觀上他們掌握了與黏菌母巢交流的工具。
而他們的思想和主張,又恰好與變種黏菌同情的“蓋亞派”們不謀而合,隻是對他們自己人稍微極端了那麼一點點。
但這又有什麼關系呢?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那個母巢看待他們的眼光,搞不好和他看待小羽的眼光是一樣的。
打了這麼多年,終于冒出來一群能理解自己訴求的人類。搞不好火炬教會掌握的那些DNA,都是清泉市的那個母巢白送給他們的!
“還有其他的記憶嗎?”将這段記憶看到了最後,赫娅一臉渴望地望向了小柒聲音傳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