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第7頁)

  “慶祝浪潮的結束,聯盟打算将這一天作為他們的法定節假日……現在是慶典的準備階段,煙花演出和慶祝活動在浪潮結束之後的第三天,也就是後天。”

  蔣雪洲小聲說道。

  楊凱皺了下眉頭,片刻又松開了,思忖了許久給出了中肯的看法。

  “嗯……這确實值得慶祝一下。”

  老實說,他也沒想到,那群靠着東拼西湊弄出來的裝備的廢土客,居然憑一己之力戰勝戰後重建委員會都沒能戰勝的母巢。

  全程都在一旁圍觀的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發生在這裡的一切隻能用奇迹這兩個字來形容。

  不過,無論這是否是奇迹,對于心系廢土的學院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驚喜。

  清泉市内有大量未開發的遺迹,之前都處在黏菌子實體的封鎖之下。

  這其中不隻有戰前的研究單位,還有各類生産設施以及人聯時代的陸軍、航天軍裝備等等。

  如今聯盟攻陷了市中心的母巢,那些曾經被黏菌占據的資源終于可以重見天日了!

  學院不止是對聯盟戰勝市中心母巢的底牌充滿了興趣,對于清泉市的開發更是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當然,學院不會白要聯盟的好處。

  楊凱和上級在電話中溝通過,他上級的意思是可以用“合作研發協議”作為交換條件。

  學院會向聯盟開放部份數據,扶植聯盟發展技術密集型産業,同時升級各類實驗室的硬件。

  根據外務司的研判,對于現階段的聯盟而言,學院能提供的技術扶植是比企業提供的經濟扶植更有吸引力的。

  實在不行,轉讓幾個D級甚至是C級技術也是可以的。

  隻要聯盟承諾,不會将這些技術轉手賣給理想城或者凱旋城這些學院的潛在競争對手即可。

  除了合作開發遺迹的相關事宜,學院高層還希望能夠在聯盟設立一個辦事處——也就是所謂的使館。

  就像企業在聯盟設立的使館一樣,方便雙方就南方事務以及變種黏菌的研究及時交流意見。

  其實從原則上來講,外交工作是外務司的活兒,這種事情不該由他一個研究司的人負責。

  但對于級别壓倒一切的學院來說,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兒僅僅隻是原則,楊凱當然不會放着這麼大一個白撿的功勞從履曆上溜走。

  何況他有着充分的理由說服上級。

  首先他人正好就在清泉市附近,其次還在執行和聯盟相關的支援任務。

  于是乎,他便通過一番運作,整個本該屬于外務司的活兒,就被研究司給截胡了下來。

  對于這次會面,楊凱充滿了信心,畢竟于情于理來講,他都想不到聯盟有任何可能拒絕的理由……

  兩人沿着中央大道前進了一陣,進入清泉市北郊的地界之後,沒多久便看見了那棟四四方方的建築。

  整棟樓不高,隻有數層,不過占地面積不小,修的很是寬敞。

  聽說大多數時候聯盟的管理者都在避難所中處理公務,常駐在這兒辦公的大多是各級部長以及各部門的中高層職員。

  從那塞滿停車場的自行車和小電驢不難看出來,随着聯盟規模的逐漸擴大,與之匹配的組織建設也在逐漸完善着。

  楊凱擡頭看了一眼天上幾架蜂鳥無人機正在建築物的上空巡航,整片區域都在聯盟監控的覆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