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第10頁)

  這家夥是個鴿子?

  ……

  僅僅一天的時間,37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就收到了将近兩百個投标文件,而且其中一多半都是來自銀月灣以及在金加侖港一帶活動的生活職業玩家的。

  背調和驗資等等工作花了足足三天的時間。

  在這三天裡,方長從燃燒兵團和在附近一帶活動的玩家中,找了十幾個有在市政部門工作過、或者有在大企業擔任過行政工作的玩家,一邊指導金加侖港市政廳新招募的兩百名公務員熟悉業務,一邊完成對那兩百多個投标文件的審查。

  排除掉一百多個資質不過關、或存在嚴重虛假瞞報情節的公司和個人,最終一共二十二個基建項目都找到了具體負責的公司或者個人。

  而剩下十五個項目,大多是重資産項目,比如主幹道公路改建以及港口貨運鐵路、民用鐵路的施工等等。沒有一定的實力,就算眼饞那背後可觀的後續收益也吃不下來。

  雖說金加侖港銀行并非完全實行“100%準備金”制度,發行10加侖并不需要真正準備1銀币,但印的鈔票也不好偏離銀币儲備太多,否則便會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大印鈔票然後放貸給包工頭,強行把瘦子一口喂成胖子的辦法在這兒是行不通的。

  當地脆弱的經濟條件根本沒有“這輩子花下輩子錢”的基礎,已經在吃土的幸存者們根本沒法再苦了。

  于是乎百越公司的首席CEO方長在論壇上拉了個讨論組,将百越公司的股東們都召集起來算是開了個股東大會,在說明了項目情況之後進行了投票表決,最終決定由百越公司出資吃下這15個重資産項目。

  這一做法其實和當年曙光城大搞基建時的做法如出一轍。

  即,由實力雄厚的避難所集體控股公司,去把最難啃、又不得不啃的幾塊骨頭啃下來,等到蛋糕做大了之後再由管理者出手,慢慢地把蛋糕分給當地其他幸存者,讓後者也跟着吃飽。

  而那些已經成長為龐然大物的“牛馬集團”們,則跟着聯盟的軍隊或者商隊,從聯盟的地盤上走出去,去更廣闊的廢土上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譬如理想城、落霞省、變革之前的巨石城、甚至是關系并不好的自由邦以及獵鷹王國等等。

  事實上,無論是薯條港還是金加侖港,都是這一模式指導下的産物,隻不過玩家在兩地實行的策略因為具體情況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罷了。

  等到金加侖港的37個基建項目全部完成之後,這座港口的經濟總量甚至有希望超過銀月灣,成為婆羅海上新的貿易樞紐。

  畢竟銀月灣背靠的不過是一個百萬人口的王國,但這兒本身就是一座百萬人口的聚居地,而背後還有一個号稱千族千神的封建王朝。

  從這層意義上來講,金加侖港正在進行的37個基建項目以及大大小小上百個民間自發形成的項目,和薯條港正在進行的港口、海底管道施工項目,對于正試圖将廢土上的幸存者們聯合起來的聯盟來說是一樣重要的。

  後者是看得見的紐帶。

  而前者則是看不見,但卻真實存在的……

  ……

  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臉,前一秒港口還是烏雲密布,下一秒毒辣的太陽便懸在了天邊。

  這才剛剛七點出頭,整個港口已經熱的像中午了,連繞着桅杆的海鷗都發出了快熱死的悲鳴。

  正在值班的帕魯打了個哈欠,準備走去值班亭的下面站一會兒。

  上次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時間,也可能更早一點兒。

  站在這裡的他不過是打了個哈欠,一睜眼的工夫就把這兒的總督大人和皇帝陛下給打沒了,那個賊眉鼠眼的曼達爾直接變成了港口區的警官,原來的警長比哈裡更不得了,直接變成整個聚居地的警長了。

  警長。

  對于金加侖港無疑是個新鮮詞。

  畢竟衆所周知,除了港口區有真正的警衛之外,其他地方可是連巡邏隊家夥都沒有,不是出了命案或者貴族們的小貓小狗丢了,就算報了官也不會有人管。

  有錢人家的姑娘根本不會往小巷子裡走,而那些窮人家的人口又一直在變,統計每戶人家今年幾口人,明年又是幾口人,死的人是怎麼死的,純粹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