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第5頁)

  “另一種可能,偏陰謀論一點,他們也許根本就不是名單上的人,而是施工方或者是了解這座避難所的知情者。他們想辦法拿到了施工者身份,或者用其他的方式混進避難所修改了庇護協議,取代掉了本來應該進入避難所的那些人……”

  說到這兒的時候,陳建宏停頓了片刻,又補充上了他自己都不是很信的第三種可能。

  “當然,也不完全排除第三種情況,他們是名單上的人,也确實是通過正門堂堂正正的進入了避難所,隻是在使用後門的時候想到了那些死在外面的同胞,于是把遺憾留在了那兒……就像去陽台上抽根煙一樣。”

  真相就像是薛定谔的貓,如果沒有人将盒子揭開,恐怕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很難說初代管理者會不會把這段記憶留在日志上。

  也很難說是把真相繼續埋着,還是一股腦的全挖出來會更好。

  看着目瞪口呆的斯斯,陳建宏的臉上浮起一絲複雜的表情。

  “我不去問你們的事情,但你真覺得……200年前能進入避難所的都是好人嗎?你們應該是見過避難所門口是什麼情況的吧。”

  回過神來的斯斯搖了搖頭,言簡意赅地說道。

  “我從沒這麼覺得,而且,我覺得自己應該也算不上什麼好人。”

  “哈,别鬧了,在我們看來你們已經不錯了。”陳建宏哈哈笑了笑,摸了摸胡子拉碴的下巴,但沒一會兒卻又沉默了下來。

  這其實不是什麼好笑的事情。

  繁榮紀元實現了廣泛意義上的平等是客觀的事實,生存的危機會釋放出人性中被壓抑的獸.性也是事實。

  人聯需要一群勇敢、有能力、有信仰的人去遙遠的未來,在文明可能已經消失的土壤上重建新家園。

  為此他們需要選出一些真正的好人。

  然而矛盾之處在于,當一套規則是為了篩選人群中的“好人”而設計的,那它最可能篩選到的其實未必是什麼“好人”,也可能是真正的狠人。

  隻有真正的精英才能進入避難所,從來不存在這種說法。

  真正殘酷的真相很可能是,正是因為活在避難所裡,所以才成為了所謂的精英……

  在了解過其他避難所的事情之後,陳建宏多少也感覺到了一點,避難所居民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天真”。

  畢竟人是複雜多樣的動物,一天甚至能變三個念頭,用天真這樣的詞來形容一個群體本身才是最天真的傲慢。

  那些家夥……也就是他的父輩,很可能僅僅隻是200年前那場考驗的勝出者。

  獲勝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靠順應規則,也有的靠打破規則,或者另辟蹊徑作弊的。

  同時,“精英”也并不是什麼生存下去的通行證,外面的世界運行了200年,早就換了不知道多少套試卷了。

  也正是因此,他們出來之後“并不總是”能競争過那些廢土客們,所以不自覺地将權威與血統進行了捆綁。

  “我們之中有很多人都搞錯了,避難所根本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政治團體,它是類似于警察、消防員的特殊救災機構,隻不過它的特殊性賦予了它過于超然的地位和好處……譬如在那個年代極度匮乏的生存的權力。以至于那些孩子們認為他們的父輩是萬中無一的精英,他們一樣是精英,認為隻要學着他們講話,就能受到普通人的崇拜。其實别說現在不合适,哪怕是在那個年代都是不這樣說的。”

  斯斯略微驚訝的看了他一眼。

  “你能想這麼多倒是讓我很意外。”

  主要是一開始認識這家夥的時候,他好像也不是這樣的人,反倒更像是啟蒙會的潛在支持者。

  去一趟曙光城能有這麼大影響嗎?

  對上那雙驚訝的視線,陳建宏也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抓了抓後腦勺,哈哈笑着說道。

  “說來慚愧……我還是受了一位廢土客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