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不準跪,我今日便不跪了。”
“它日我婆羅行省幸存者皆以鞠躬、握拳替跪禮,誰特娘的再敢跪,管他跪我還是跪誰,我先鋸了他奶奶的腿!”
說罷他連鞠了三個躬,挺直了腰杆兒,轉身便走了。
當日,金加侖港市政廳接受了民防辦公室主任拉西遞交的辭呈。
與之一同辭職的還有100名民兵團的軍官以及士兵。
據說拉西當天回軍營講了番話,遞交辭呈的人便多了一倍不止。
而對于這些辭呈,金加侖港當局也在總督秘書的指示下,一一予以了批準。
那些年輕的小夥子還了當局發給他們的軍帽軍服和肩章,也還了背在肩上的槍。
從今日開始,他們便不再是那令人敬畏的民兵,隻是普普通通的金加侖港居民。
不過當他們走出軍營的時候,卻獲得了整個金加侖港全城幸存者的歡呼。
人們聚集在街上,向他們抛出鮮花,遞給他們水果,和他們擁抱,就像在為一群出征的英雄們送行。
當所有人都在對帝國的無恥怨聲載道的時候,這群年輕的小夥子們站了出來。
他們的出生并不光榮,履曆也談不上英勇,祖上更沒有赫赫的戰功,但所有人都能看到他們眼中視死如歸的勇氣和決心。
走在人群中的小夥子們也是擡頭挺胸,望着向他們獻花的人群,眼中寫滿了驕傲。
一生能有這麼一回,死而無憾矣!
他們不少人都是記得的。
類似的事情曾發生過一次,就發生在帝國戰敗的那一天。
隻不過當時那些鮮花是撒向聯盟的人,而不是同樣流過血的他們。
他們并不嫉妒聯盟搶走了他們的榮光,畢竟他們清楚隻靠自己是不可能打赢帝國的,而他們的表現也确實不如那些家夥們精彩,百來個人便追着上萬人抱頭鼠竄往河裡跳。
不過即便将金加侖港居民對聯盟的崇拜視作理所當然,他們心中也是難免有些羨慕的。
他們何嘗不渴望得到同胞的認同?
又何嘗不憧憬那些已經團結起來的人們!
尤其是當他們通過那些漂洋過海的書本和報紙,了解了曙光城、黎明城、巨石城等等發生的一切之後,那憧憬的光芒更是放大到以至于變成了一種新的信仰。
奇迹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理所應當一定會有的。
金加侖港居民的覺醒始于《幸存者日報》,而他們的覺醒從與那些人并肩作戰的一刻開始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必須有人邁出第一步!
現在輪到他們去走那些人曾經走過的路了!
就在小夥子們昂首闊步往前走的時候,從港口區警局被調來現場維持秩序的帕魯正在找被人踩掉的皮鞋。
那是他花半個月工資買的,足足花了他九百多加侖。
總算在人群的角落找到了它,他喜出望外地撲了上去,将它抱在懷裡長出了一口氣。
“感謝馬神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