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第5頁)

  雙方的感情完全靠錢維持着。

  等哪天帝國不打錢了,這些軍閥基本上也把最後的臉皮撕下來了。

  事實上,由于帝國之前對金加侖港的禁運策略,和百越公司采取的反禁運措施,邊境上的兩個大軍閥早就靠着走私的買賣實現“财務自由”了。

  而且不隻是财務自由,其控制區域内的生産力也提升了不少。

  這倒不是因為那些軍閥多麼懂治理,而是正好相反,大多數軍官對治理一竅不通,也壓根沒有治理的意思,甚至比帝國的文官還不如。

  但也正是因此,這些軍官幹脆采取了完全放任自流的經濟模式,讓金加侖港的商人和當地的貴族們自己去搞。

  誰給錢,這些軍爺就給誰開綠燈,甚至還幫着那些商人和帝國派下來的事務官作對,帶着槍杆子去貴族的莊園裡強買強賣。

  這種野蠻的行徑自然是不可取的,甚至于嚴重損害了帝國的農奴經濟和稅收,長遠地運行下去最終也會損害到軍閥們自己。

  然而誰要這幫蠻子趕上了好時候呢,歪打正着的吃上了金加侖港發展的紅利。

  生産力和發展度是有地區擴散效應的。

  金加侖港的先進生産力多少會沿着和移民潮相反的方向移動,反哺到羅威爾州的其他地區,乃至與羅威爾州相鄰的虎州和豹州。

  畢竟在金加侖港開染坊,得付給工人1600加侖工錢。

  總會有人動心思,把買來的縫紉機和染缸搬到人力成本更便宜、聯盟鞭長莫及管不到的地方開個小作坊,從産業鍊上截流一點利潤下來。

  别小看了這一點利潤,一間作坊賺的不多,一百間作坊就能趕得上一座大工廠了。

  而這些不同于工廠主的“店主”們,也是會采購機器提升自己生産力的。

  生産力的提升不僅僅造成了财富的聚集,同時也改變了人與人、集群與集群之間的關系。

  尤其是在越來越多的舊貴族嘗到了生産力提升的甜頭以及被槍指着的苦之後,也開始謀求生産力的發展。

  之前黑豹軍的口糧還依賴于帝國的撥款,而現在光是蕉頭灣一帶的财稅收入,就足夠當地的将軍養活手底下的人了,甚至偶爾還能給弟兄們分一些聯盟士兵吃膩了的牛肉罐頭當福利。

  這小日子過的可要比給帝國當狗的時候舒坦多了。

  至于當初把槍抵在阿辛頭上的那個千夫長,如今也得客客氣氣地叫阿辛一聲爺,畢竟後者已經和他頂頭上司的上司搭上了線,早就用不着帶他一個小千夫長玩了。

  不過阿辛并沒有因為當初的事情和他一般見識,甚至還客氣地幫他運作一番,讓這個飛揚跋扈的軍官當上了萬夫長,還幫他說媒娶下了豹州一位子爵貴族家的小女兒,又在金加侖港的郁金香街幫倆人置辦了婚房。

  錢和身份和地位都有了,還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嬌妻,那個比拉西還莽的莽夫自然是感激的老淚縱橫,就差沒把那聲爺換成爹了。

  而在這位萬夫長和黑豹軍其他高層的支持下,阿薩辛幫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幾乎壟斷了整個豹州的棉花。

  婆羅行省的棉花雖然品質和産量趕不上百越行省,但勝在成本低廉和體量龐大,在金加侖港也是占有相當比例市場份額的。

  哪怕如今停火協議簽署了,走私的活計沒以前那麼高的單價了,他們也能用那些已經發育成熟的口岸和換彙的錢莊繼續做合法的買賣,利潤甚至比之前更大。

  不過縱使金加侖港的“輻射效應”對羅威爾州其他地區的影響頗大,其他地區的發展增速也趕不上作為東海岸唯一進出口港口的金加侖港自己。

  目前,百越公司實際控制的一萬平方公裡相對于整個州而言不過四十分之一,但整個州四十分之三十九的财富都聚集在金加侖港。

  如果說聯盟與金加侖港之間的利益分配是不均勻的,就像銀币與加倫一樣,那麼金加侖港與羅威爾州乃至整個婆羅行省的利益分配則是更極端的不均衡。

  金加侖港的居民已經騎上了快得像風一樣的自行車,朗誦着讀書聲的孩子們已經開始思考人在山川河流中的位置,以及許多年後的人們又該在哪裡,但虎州豹州仍然有許多人吃着泥巴做的餅,為了生計不得不賣兒賣女。

  《紅土》繼《L傳》和《瘋老鼠日記》之後,終于連載到了第3篇《土》,似乎就要進入到那鮮血淋漓的正題。

  金加侖港的《幸存者日報》幾乎賣到了斷貨,一些原本不知道《紅土》的人看了《土》,又回過頭去買前面的L和瘋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