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片漆黑的屏幕,李明輝滿臉錯愕的表情。
坐在旁邊的通訊員也是一臉的錯愕,不過除此之外也有一絲絲的無語。
就這水平也好意思嘴炮?還不如換老子來勸降!
指揮部那一片寂靜。
李明輝的喉結動了動,好半天才從幹澀的喉嚨裡擠出一句話。
“瘋了……”
不管是查拉斯自己,還是追随着他的那些人全都瘋了……
他倒退了兩步,在指揮桌前的椅子上坐,食指和拇指捏着眉心不說話了。
接下來的事情想來不會有任何懸念。
在這場戰役開始之前,他們已經在海圖上演練了無數次,将一切失誤的可能性都壓縮到了最小。
不過想到那艘戰列艦,李明輝的心中還是忍不住一陣肉痛。
那可是戰列艦啊……
真是造孽!
……
一道耀眼的白光在海面上一閃而逝,跨越了重重疊疊的海浪,就如同一座從“海涯”号戰列艦架向“魚叉”号巡洋艦的天橋。
彈道學是一門複雜的學科,其内容并不隻是簡單的抛體運動計算,而是對整個抛體的運動過程進行完全的設計。
如果将電磁炮理解成大力飛磚,那想象力也未免太過貧瘠。即便是繁榮紀元前的古典時代,人們都知道給炮彈裝上定時變相的尾翼,或者其他智能導引元件。
對于繁榮紀元而言,自然也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
安裝在質量彈尾端内部的螺栓能夠利用材料本身的記憶特性,記錄時間參數,令炮彈在達到預定高度之後釋放收縮在尾端的柔性尾翼,從而讓沿斜向上飛行的炮彈在空中作出大曲率弧線運動……這從宏觀上來看,就像炮彈拐在空中折了個彎兒一樣。
包括炮彈彈頭的“抗空氣阻力”設計,從發射裝置到發射出去的彈頭全部都屬于繁榮紀元時代的産物。
能夠與之對抗的,也隻有同樣身為繁榮紀元時代造物的東西了。
海涯号戰列艦連續發射了三枚質量彈,沿着雲端飛行的無人機拍攝到了質量彈飛行的軌迹,并将鏡頭聚焦到了魚叉号巡洋艦的身上。
然而令海涯号戰列艦上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一幕卻發生了。
隻見那魚叉号并沒有如他們預想中的那樣啟動偏導護盾對抗,而是結結實實地用艦身挨下了這一擊。
他們本想利用電磁炮觸發護盾電容器的過載,卻沒想到一發入魂。
然而令人無法理解的是,那宛如流星一般的質量彈在正中艦艏之後,并沒有将那寬大的艦艏戳個窟窿,而是擦着它轟進了海裡!
數十米高的水柱沖天而起,龐大的動能甚至在海面之下制造了一片龐大的空腔,将那巍峨的巡洋艦推的身子一晃。
站在艦橋内的吳蒙右手扶着一側的欄杆,眼睛匆匆掃了一眼屏幕,剛才那一發隻打掉了邁斯納效應裝甲電容器12%的能量。
或許是因為裝甲斜率的緣故,大多數動能都轟在了海裡,這玩意兒在實戰中的表現似乎比實驗推算的數據還要驚人,照這個節奏隻怕他把巡洋艦開到對方目視距離内八成也不會有事。
畢竟就在他驚訝的這一會兒工夫,艦載反應堆便在緩慢的給裝甲電容充能。
海涯号戰列艦顯然還不信邪,又來了一輪三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