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第2頁)

  于是乎,在參考了聯盟的建議之後,阿布賽克将位于婆羅行省中部的白象城劃為中部工業區,投入足足三分之一的财政預算在當地修建鐵路以及電網,同時重點發展煉鋼、化工以及重型機械制造等等重工業,以期未來能和虎州、豹州以及羅威爾州的工業區形成互補。

  相對于婆羅國脆弱的農耕經濟而言,這無疑是一項宏偉的工程。

  但如果這項計劃能夠實現,當地幸存者說不定真有希望點燃工業的火苗,擺脫連自行車都得從金加侖港進口的窘迫狀況。

  而這對于聯盟來說也是有利的。

  在一部分封建主的語境中,蛋糕是一種亘古不變的東西,切的人越多,每個人能分到的就越少。

  然而這個世界上還存在着另外一種語境,在這種語境下蛋糕并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一個可以越做越大的東西。

  隻要不胡亂地咣咣一頓亂砍,總有辦法能讓每個人都分到一點,至少不會越切越少。

  就在這個古老的帝國正在慢慢蘇醒的時候,南方軍團前線的軍官們也被徹底的打醒了。

  他們逐漸意識到了聯盟的可怕。

  不僅僅是因為那些志願者們高昂的戰鬥意志,更是因為那高昂的戰鬥意志會如同病毒一樣傳染,連帶着當地人也變成了需要他們全力以赴對付的野獸。

  由于飛艇被不明武器擊毀,古裡昂将軍以阿克巴的名義,成立了一支由當地人組成的特務機構,對那五艘墜毀的飛艇進行調查。

  與此同時,擔任東部前線指揮的瑞恩萬夫長也徹底改變了之前“冒進機動”的進攻策略,戰略風格變成了穩紮穩打。

  其中最明顯的一點便是,他主動放棄了阿卡勒縣的東北側丘陵,從大河轉彎處撤到了獅州與牛州的交界地帶挖起了戰壕,修築了炮樓和碉堡。

  這麼做相當于将之前處于南方軍團控制之下的泛濫平原讓了出來。

  對于南方軍團而言,這意味着他們的“閃電戰”和“兩個月滅亡叛軍”的叫嚣徹底宣告了破産。

  然而反過來,他們卻可以通過鞏固陣地的方式,讓後方的補給線更加穩固,避免被婆羅國和猛犸國的遊擊隊輪番滲透和騷擾。

  這對于處在劣勢方地位的婆羅國來說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這說明南方軍團開始認真了,他們再想撿便宜已經沒那麼容易了。

  另一方面,南方軍團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想要消化掉已經占據的領土,正在試圖将占領區變成自己的地盤。

  不過與此相對的是,婆羅國的陸軍在這持續不斷的戰鬥中越打越成熟了,期間更是誕生了不少傑出将領。

  比如第3萬人隊的萬夫長伊舍爾。

  再比如第11萬人隊的萬夫長約卡勒等等。

  尤其是伊舍爾,這家夥還特别榮幸地獲得了威蘭特人贈予的“叢林之鼠”的綽号,以及100萬第納爾的人頭懸賞。

  這家夥狡猾得像老鼠一樣,将打遊擊和心理戰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和他交過手的威蘭特人軍官更是表示,給那家夥一門炮,他能打出兩門炮的效果。給他一支十人隊,他能當成一支百人隊用,尤其在叢林和山丘上,令人防不勝防!

  另一位獲得威蘭特人“封号”的則是第70萬人隊的皮克利萬夫長。

  不過他倒不是因為斐然的戰績走紅,而是因為一張刊登在《幸存者日報》上的照片。

  威蘭特人的士兵私下裡将其稱之為“屠夫”。

  相比起伊舍爾,他的外号顯然要霸氣的多,甚至還上過《南方軍團勝利報》。

  在慕強這件事情上,威蘭特人其實和婆羅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比起擅長陰謀詭計的“叢林之鼠”,軍團的基層士兵和軍官們顯然更欣賞那個拎着刺刀沖鋒的萬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