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第10頁)

  這場戰役赢得未免也有點兒太輕松了。

  魚叉号的艦橋内,舉着望遠鏡的副官眺望着那一團團漂浮在海上的火焰,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沒想到南方軍團也不過如此……”

  這二十三艘艦艇,竟然有一半是柴油動力,一發導彈過去直接竄出了黑煙。

  一旁的參謀同樣神色複雜,點了下頭說道。

  “……二十三艘艦艇,三分之二都是近海支援艦,除了五艘鋼鐵飛艇勉強算個威脅,其他的連威脅都算不上。”

  相比起衆将士們的詫異,李明輝司令對這場勝利倒是頗為坦然。

  軍團對于飛艇的依賴太過強烈了,而這一點在南方軍團身上尤為明顯。

  在面對土著幸存者勢力的時候,鋼鐵飛艇确實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無論是投射火力密度還是打擊效率都遠超過地面火炮以及常規飛行單位,而且搭配特種彈頭還能發揮出“一炮頂十炮”的奇效。

  然而,這種另辟蹊徑的戰争工具,在面對勢均力敵的對手時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與軍團的數次交鋒中,聯盟對于如何克制鋼鐵飛艇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在之後又吸收了各方的技術。

  隔遠了就用反艦電磁炮過載,近了就用相位炮破盾+癱瘓引擎,聯盟及其盟友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對飛艇作戰體系,如今聯盟又将這套方法傳授給了南海聯盟。

  當然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南方軍團的海軍力量給人的感覺完全是陸軍的附屬品,但這并非是軍團的全部。

  譬如位于新大陸的西方軍團海軍實力便不容小觑。

  單從那些偵察與反偵察手段來看,他們的實力恐怕并不弱于南海聯盟。

  但或許也正是因此,這些家夥直到最後都沒有真正出手。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難以理解,但李明輝卻能理解這其中的邏輯。

  南海聯盟的艦艇假想敵是軍團的飛艇,所以發展出了以戰列艦為核心的艦隊體系。

  而西方軍團的艦隊體系也是以戰列艦為核心……

  要說這是個巧合,那未免也太巧了。

  那幫所謂的生意人從一開始就沒打算上南方軍團的破船。

  生意僅僅隻是生意罷了。

  “這一戰之後,南方軍團已經不足為懼,我們的假想敵戰略也該做出調整了。”

  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李明輝開口說道。

  站在一旁的副官知道他說的是什麼。

  “您是說……西方軍團嗎?”

  “嗯,”李明輝點了下頭,神色認真的說道,“這次是我們赢了,但我有種預感,這會成為軍團覺醒的開始……南方軍團是他們推出來的犧牲品,在這之後還有更麻煩的家夥。”

  參謀沉思了良久,忽然想起了上次與聯盟軍官展開研讨會上讨論過的内容。

  “面對以戰列艦為核心的作戰體系……發展航母和艦載機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一旁的副官苦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