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第3頁)

  “和黎明城比呢。”

  “沒有可比性。”

  老工程師搖着頭,一邊翻看着平闆中的照片一邊繼續說道。

  “黎明城有戰前的反應堆,有101避難所和101号營地,還有100号避難所的仿生人專家和巨石城的工程師,每三個工人裡面就有一個是懂核心技術的技術工人,更不要說現在還有從學院和企業來的專家。結合管理者不計成本的投入資金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黎明城工業區想不有作為都難。”

  說到這裡的時候,老工程師的眼中帶上了幾分欽佩,繼續說道。

  “而這裡是正兒八經的什麼都沒有,隻有一些成分複雜的垃圾礦和沒有教育背景的奴隸……任何有良知的避難所居民都是拒絕為軍團服務的,企業和學院的援助更是不用想。”

  “他們用數量攻克了質量的難題。比如征服者10号用的裝甲鋼,他們無法确保鋼爐的溫度能夠恒定在技術文件要求的标準,于是就讓生産線連軸不斷的運轉,生産一千塊鋼,再從中選出符合質量标準的那塊。”

  “當然,這隻是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實際操作起來肯定不是我說的這麼簡單粗暴,不過整個生産線的設計卻與我說的相差不大,并且在整個工業園區裡随處可見。精度達不到要求那就提高産量,劣質品回爐重造,符合标準的出廠……這就是我看到的。”

  這純粹是站在一名專家的角度,作出的不參加任何政治立場的評價。

  不過方長卻被他的評價搞迷糊了,一時間弄不清楚這到底是好是壞。

  這聽起來像是在誇威蘭特人力氣很大,但又像是在說他們繃緊了全身的肌肉卻隻憋出來一坨屎。

  端起桌上的紅茶喝了一口,他略加思索了片刻說道。

  “所以這是正面的評價還是負面的?對于我們的産能轉型工作而言。”

  “是毀譽參半的,”老工程師想了想說道,“我隻是感慨威蘭特人确實創造了奇迹,雖然這個奇迹和古代君主的墳墓一樣,是用奴隸的血汗不計成本的堆出來的……對了,如果有機會我想去亞文特城看看,那裡應該才是南方軍團整個供應鍊體系的最末端,也是真正的精華所在。”

  方長好奇地問道。

  “這裡的生産線不全?”

  “一部分是全的,但有些不是。”

  看着服務員把菜端上來了,老工程師擺了擺手,一副不想和他講的樣子。

  “算了,你就别問了,一點基礎都沒有,我和你講不清楚。”

  方長做了個無奈的表情。

  這些太專業的事情他确實不懂。

  對于一個金融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有時候一知半解就是最好的狀态,懂得太多反而不好。

  畢竟懂得太多很容易自信心爆棚地跑去幹實業,自己開廠。至少就他認識的同行裡面,這麼幹的夥計能全身而退那都是謝天謝地,不把褲衩都賠光的少之又少。

  反過來也是一樣,實業家跑去玩資本運作的大多也是如此,憑本事賺來的錢最後大多都難逃憑本事輸掉。

  就在他打算結束這個話題的時候,那個老工程師忽然又開口說道。

  “說起來還有一件事我想不明白。”

  方長:“什麼事?”

  老工程師一臉遲疑地說道。

  “我查了他們的生産記錄和庫存清單,發現很多對不上的地方。雖然他們的生産效率很低,但也不該隻有這點産量。”

  方長微微皺起了眉頭。

  “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