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如此想法的顯然不止他一人。
站在旁邊的幾名勘探員臉上也都帶着一言難盡的神色,在通訊頻道中小聲竊竊私語。
“那個是‘蓋亞’?”
“啊……大概是吧。”
“啧啧……”
“南方軍團是怎麼弄出來的?他們什麼時候連這麼驚人的技術都弄到了?”
“鬼知道……不過我更傾向于認為,他們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手上掌握的技術到底是什麼。”
“就像死劑?”
“你說那個病毒?哈哈,指望那種小兒科的東西……他們還不如把自己的火炮口徑再加寬點,湊個1000毫米。”
“也不算小兒科了,那東西其實還是有點水平的,包括這個‘蓋亞’……我們可能小瞧這幫瘋子們了。”
自然界中的絕大多數生物都是運行在自然法則之内的一枚原子,而“蓋亞”卻不同,後者存在的本身便是自然法則。
不同于繁榮紀元學術界設想的“完形生命體”,“蓋亞”的存在被學術界認為是“無定型生命體”。
或者說的更準确一點,就是“完全由意識決定的生命形式”。
比如那個不可名狀、極具侵略性的觸手怪,就是基于類似的技術原理,将提爾的精神世界以碳基生物的形式具象化了。
這聽起來可能會有些不可思議,但它就是發生在蓋亞星球上的事情。
那顆星球就是“祂”的精神世界具象化。
聯盟的研究院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對蓋亞文明的起源做出了一系列的猜想,但基本上也都隻是停留在猜想的層面。
而學院的研究則要更加側重技術層面一些,并将類似的情況統一确定為“類蓋亞生命體”。
出現在“世界之塔”大廈上的母巢類似物事實上就是“類蓋亞生命體”的一種……隻不過這家夥的力量過于藐小了,甚至連一座聚居地都沒吞掉就被聯盟給摁死了。
不過雖說這玩意兒被摁死了,卻依舊引起了學院高層的注意。
畢竟就算在學院,那也算是相當前沿的研究領域,沒道理會出現在廢土上……
聽着隊友們的交談,站在三腳架後面的宋長峰沒說一句話,隻是一絲不苟的盯着平闆,将前線的情況彙報給等待在後方的上級。
正在此地活動的是學院的“信标”小隊,而他則是信标小隊的隊長。
和“阿爾法”特遣機動隊不同,“信标”小隊全員都是學院在編勘探人員或者仿生人,主要從事調查而非進攻或者防守活動。
順便一提,他們之前隊長是鄭昊,而他隻是個副隊長。
不過那家夥已經升職了現在調到調查司收容計劃組擔任勤務去了。
用勘探員們的話來說就是“上岸”了。
總的來說和其他玩命的活相比,“信标”小隊也算是份前途無量的工作了。
他們不但有機會在高級研究員面前露臉,而且還能在出勤任務的過程中積攢科研資曆,接觸原本一輩子都接觸不了的高級情報。
學院和其他地方不一樣知道的越多反而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