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個,東帝國不想打了,對婆羅國的軍事援助來了一波貨币化改革。
換而言之要槍要炮,那就拿錢去新西帆港買好了。
其實這幾乎已經是陛下的“明示”了。
在見到了聯盟的太空電梯以及近地軌道防禦平台之後,薩倫已經徹底放棄了争奪陸上霸權的想法,轉而将心思打到了太陽系的外面。
這也是麥克倫将軍從太空電梯回來之後向他提出的建議。
他的手上有大批“護衛艦”核心,這些東西能安在飛艇上自然也是能安在星艦上的。
甚至隻要裝個超空間引擎和等離子體引擎,再強化一下飛船結構強度以及氣密性就能直接當成正兒八經的星艦用。
聯盟對他手上的這些好東西一直都非常感興趣,而他也恰好對太陽系外的那些星星感興趣,甚至将其視作為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其實大家本來也沒必要在這片巴掌大的地方上死磕。
一起開拓未來也挺好的。
就這樣一個以“遠視主義”為核心的全新派系,正在重獲新生的東帝國冉冉升起,一場關于太空的賽跑也正式開始了。
而由于東帝國與聯盟達成了共識,婆羅國的北上也隻能戛然而止。
雙方各自宣布了自己的勝利,随後各自退回了最初的邊界線上。
猛犸國占據婆羅行省的東北角,并以塔桑河流域兩側的平原為界劃河而治。
婆羅國這是保留了原有邊界,包括在與南方軍團的戰争期間就已經通過合邦加入婆羅國的虎州、豹州以及除金加侖港之外的羅威爾州地區等。
雙方各自清點了自己的傷亡。婆羅國方面宣稱陣亡3萬人,擊斃猛犸國百萬士兵。而猛犸國則宣稱陣亡5萬人,擊斃婆羅國一百五十萬士兵。
不過這顯然是吹牛。
雙方大概把死在戰争中的平民甚至是牛都給算上了,而且算在了對方的頭上。
曙光城《幸存者日報》綜合雙方數據并通過現場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婆羅國方面陣亡應該在27萬左右,負傷接近40餘萬,并且接近三成的減員都是因為瘧疾和傳染病。
猛犸國方面陣亡應該是12萬,負傷17萬,得益于良好的醫療條件非戰鬥減員較低,但相對于其處在劣勢的人口數量而言仍然是一記沉重的打擊。
由于沙瓦召回了大量海外勞工回國參戰,這場戰争的餘波甚至沖擊了南部海域的勞動力市場。
另外,曙光城《幸存者日報》還針對雙方都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的平民傷亡進行了調查,并驚人的發現這場戰争中平民傷亡的比例竟然遠遠高于之前與南方軍團的戰争,達到了令人咋舌的250萬!
在這場戰争中,雙方奇謀頻出,一次又一次擊穿了人類的下限。
戈帕爾效仿已故“戰神”阿賴揚,在後者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的開發了“羊群戰術”,即将逃難者向羊州、鳥州一帶的城鎮驅趕,然後再用利用炮火和機槍逼迫其沖擊猛犸國的戰壕。
不得不說,他确實無愧于阿賴揚的左膀右臂,也的的确确繼承了“戰神”的威名。
就連“鐵将”格羅夫在他的不擇手段面前,都輸在了一絲下不去手的仁義。
由于格羅夫下不去手,戈帕爾便把從南方軍團那兒收編的威蘭特人、中部仆從編成了驅趕羊群的“牧羊犬”連隊,讓威蘭特人去驅趕婆羅人難民。
這招确實産生了奇效。
那些在上一場戰争中就殺紅了眼的家夥,聽說立功可以減刑,在殺起婆羅人的時候就像瘋了一樣,機槍突突突的亂掃。
這下不存在下不去手的問題了。
甚至不止如此,等這場仗打完了,戈帕爾還可以把責任往威蘭特人的身上一推,自己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