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震驚,道:“下面有陰巢,而且陰氣極重,不是好兆頭。”
陳曉宇不以為意地說道:“怕什麼,兵來将擋,就算是有屍王在裡頭,憑我們幾個也沒什麼好怕的。”
妙心盯着化作一團爛紙的紙鶴殘骸說道:“話雖如此,還是要小心為上,你們切記,跟在我的後面,少陽子,你來掌燈吧。”
葉少陽知道她潛意識裡覺得自己最沒用,所以讓自己幹這個活,笑了笑,從盧曉清手接過了三色蓮花燈。毛小方望着燈,跟葉少陽打趣了一句:“少陽子,這時候要是有你說的‘手電’,肯定比這燈好用多了吧。”
葉少陽道:“那當然。”
“什麼電?法器麼?”妙心問道。
“咳咳,不是不是,咱們繼續。”葉少陽幹咳了兩聲,用三色蓮花燈給她照亮。
妙心摸出三炷香,點燃之後,讓葉少陽捏着,告訴他時刻注意,如果香滅了,一定要告訴她,然後大夥就要立刻退出來。
葉少陽立刻就知道了這麼做的原因,跟靈異無關,其實是最簡單的科學原理:所謂人點燭,鬼吹燈,在下墓的時候,盜墓賊都要點一支蠟燭放在墓穴裡,一旦蠟燭滅了,以為是鬼魂作祟,就要立刻退走。
其實蠟燭滅了,隻是因為古墓裡缺乏氧氣……不過那是真到了墓穴深處,不用走動的時候,才方便用蠟燭來檢測氧氣,在墓道裡行進,一般都是越來越深,很可能走着走着就沒氧氣了,但拿着蠟燭不方便走動,所以用香,香火如果滅了,自然也是因為缺氧。過去的人雖然不知道火燃燒的原理,但是在實踐之中也總結出了這樣的原則。
至于三色蓮花燈,因為用的不是燈油,就算沒有空氣,這要有陰氣,一樣可以燃燒,所以不具備檢測的作用。
妙心拿出一隻羅盤,撥弄了幾下,第一個順着洞穴爬了進去,然後葉少陽跟上,用三色蓮花燈照過去,是一條長長的墓道,修得很整齊,兩邊都是一眼看不到頭。
等人都進去之後,大夥開始研究往哪邊走。妙心提議往風吹來的方向走,風隻能從低處吹向高處,下面,自然就是墓穴深處。()
第2171
懸梯1
墓道很寬,可以兩三個人并排,于是妙心讓葉少陽掌燈,跟在自己身邊,朝墓穴下方走去。
結果剛走沒幾步,大夥就被墓道兩旁的東西所吸引了:
在墓道的兩旁,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塊岩壁被掏空,裡面矗立着一座座的雕像,大小跟真人差不多,每一尊都不一樣,而且形象都很詭異:有的是人頭蛇身,有的是三頭六臂,有的幹脆就是一隻長角的猛獸……
所有的形象,不光是模樣兇神惡煞,最特别的是,這些雕塑的眼珠子都是寶石鑲嵌,在火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好像一雙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睛,一直盯着人看,不知道為什麼,葉少陽總覺得這些雕像的眼神很邪惡。
雕像也有眼神?
葉少陽心中有些不安起來。
“這些是什麼神,佛門中的嗎?”盧曉清好奇問道,轉頭去看梧桐,梧桐是赤眉山俗家弟子,對佛像自然是了如指掌,她仔細看了一會眼前的這些雕像,搖頭說道:“雕塑的形态是像佛門的,不過這些神祇,不是佛門中的。看上去像是苯教的……苯教是一種薩滿教,供奉着很多兇神,這些看上去有點像。”
葉少陽聽見“苯教”兩個字,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當初在西域沙海之中探索過的那座古墓,本來以為下面葬的是苯教的某位大祭司之類的,哪裡想到最後挖出來的是白起……
葉少陽收回心思,盯着這些神像,不解地說道:“這些神像的眼睛,為什麼用發光的珠子代替?”
妙心說道:“這好像是苯教的一種傳統,認為用寶石為神像開眼,神像就可以通靈,能夠保佑供奉者。不過據說這隻是苯教中一個分支的作法,這個分支住在西域的石頭城,城裡很容易找到這種晶瑩剔透的石頭,在黑暗的地方被光線一照,就像是眼睛一樣了。别的地方沒有這種石頭,所以教徒們沒有這種習慣,都是因地制宜。”
葉少陽聽她一口氣說了這麼做,不由大感意外,很想問她為什麼會知道這麼多,又怕被人嘲諷,隻好将這問題咽了回去,問妙心:“你不是說這裡是南宋皇族子孫的墓嗎?為什麼又跟苯教扯上關系了?”
“這個我也不清楚,隻有走下去看看了。”
一行人順着墓道繼續往下走,前方出現了一個轉彎,墓道向右邊彎過去,繼續往下。葉少陽打着三色蓮花燈額走在最前頭,剛要邁步下去,身邊妙心突然拉了他一把。葉少陽轉頭看去,卻發現她在盯着牆上的雕像發呆。
“怎麼了?”有人問道。
妙心手指着雕像的臉,說道:“這雕像笑得好吓人。”
大夥這才注意到雕像的臉,的确,這具四臂八手的雕像,嘴角是向上翹起來的,微微低頭,眼神十分陰沉。就這麼看過去,有一種雕像上的人在看着他們冷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