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朱允炆……這一對叔侄,大明朝的兩個皇帝,還有雙方各自身邊的那些近臣,在曆史長河之中,被淹沒失散多年,而今又重聚一處,續寫着前世的恩怨情仇……
在場圍觀的很多兵士,都是大明之後的生靈,對大明朝這段著名的曆史都有了解,眼看着雙方死戰在一起,個個心中都是平生感慨。
瓜瓜逐一望過去,混戰在一起的有上百人之多,其中的核心自然是那兩個皇帝,這兩人一時間看不出勝負,然後就是方孝孺和姚廣孝,方孝孺手持一把閃閃發光的戒尺,每一擊下去,都打出一道橫平豎直的靈光,久久不散,拼湊成結界,試圖将姚廣孝封鎖起來。
他生前不是法師,死後多年,修行的也是書生之道,領悟天氣正氣,修為之強,早已經不是那個在人間任人宰割的書生。
“天地規尺!”姚廣孝睜大眼睛看着他手中的法器,“當年李斯所創,被曆代帝王供奉,警醒朝臣的神器,居然在你手中,嗯……倒也般配,天下之大,能持此法器者,也隻有先生了。”
方孝孺冷哼一聲,朗聲說道:“天地有正氣!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縱然能蠱惑終生,禍亂朝綱,又怎麼鬥得過天地正氣、聖人之訓!”
言畢,雙手持尺,橫在胸前,一道白光,從頭頂沖出,凝聚在頭頂上方,有點像是道家的三花聚頂,但是形狀更大,一時間白光沖天,形成炙熱的如果火焰一般的熱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儒道至聖,長立天地而不變!”
每一個字,都仿佛是一記炸雷,在所有人的内心深處,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震顫。而随着方孝孺每念一句咒語,身上散發出的天地正氣就越是濃郁,在頭頂集結,如陽光普照。
光線之強,讓所有人都不敢直視,不僅如此,這天地正氣之中,還帶着火焰一般的熱量,瓜瓜身在離戰場稍遠的車廂裡,都感到了灼熱和壓抑,仿佛周圍的空氣都灼熱并且燃燒起來。
這是……什麼力量?難道就是所謂的天地正氣?
瓜瓜心中駭然震驚。
“朝聞道夕死可矣!着!”
随着方孝孺用力揮舞天地規尺,凝聚在他頭頂的那一片仿佛燃燒起來的天地正氣,如同烈焰火海一般,朝着方孝孺滾去,将他從頭到腳包圍起來。
“儒道至聖,好一個儒道至聖,可惜你戾氣太重,成不了聖人,我也不是魑魅魍魉。”
(本章完)
------------
第2529
寶4
姚廣孝雙手合十,朗聲宣了一聲佛号,将頸上那串大的誇張的珠子握在手中,用力一扯,繩子立刻就斷了。
姚廣孝用十根手指挑着這些念珠,一起彈了出去,就在天地正氣圍住自己的一瞬間,這些念珠上上下下地繞着他的身體上下飛舞起來,一起煥發出火紅色的靈光,彼此之間有一道道的虛影聯系起來,就像是星球的詭道一樣,一起看的話,就好像一張網,将姚廣孝罩在中間,将天地正氣形成的攻勢擋在了外面。
“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姚廣孝坐在地上,雙手合十,念着咒語,腦門的戒疤中有靈光飛出,落在那些繞身體旋轉的珠子上,加持着結界的威力……
方孝孺身影緩緩虛化,在天地正氣之中穿梭,朝着姚廣孝所在位置緩緩走了過去,走到結界前面的時候,伸出手,按在結界上,人影劇烈顫動,仿佛十分吃力的模樣。
姚廣孝念完一段咒語,擡頭看着方孝孺,淡淡說道:“你的儒道,并未至聖,我這波若磐珠,卻也不是凡物,今日你欲死戰,貧僧也施展一身所學,來承受先生數百年之怒火,甚慰甚慰!”
“波若磐珠啊!”
瓜瓜聽到身後那些兵士了,有人發出了驚歎之聲,還不止一個人。
邊上立刻有人詢問這波若磐珠是什麼來曆,有人回答,一問一答,都飄進瓜瓜耳朵裡。
“這波若磐珠,是當年大明朝的佛寶啊,是當初西域佛王進貢的,據說每一粒珠子,都是一位上古羅漢法王的舍利子,蘊含着法王一身修為,端得貴重!在佛門之中,絕對可以排進前三的至尊佛寶!”
一人道:“這麼罕見珍貴的佛寶,怎麼會在姚廣孝身上?”
另一人道:“這段秘辛,你們卻是不知,不過說來簡單,這波若磐珠,當年是西域進貢給大明朝的國禮,這姚廣孝,放在曆史長河之中,也不算多麼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他趕的時候好啊,當年他随朱棣起兵,屢建奇功,朱棣得江山之後,封他什麼都不要,住還住在寺廟裡,朱棣過意不去,後來讓他自己索取一樣東西,隻要不是傳國玉玺,都可以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