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第4頁)

  周公不用說,創八卦,定周易,為法術界的起源,既然那時候還沒道門(連老子都沒呢),而周公的腕兒又絕對夠大,正好請他。

  姜尚跟周公同時代,更重視法術的修煉,還是封神之戰的主角,名氣和地位也夠。

  (本章完)

  ------------

第3190

小木見小寶2

  術士徐福雖然生前沒幹什麼大事,但也是法術界公認的大秦國師額,對後世法術界影響巨大。

  鬼谷子是陰陽家的代表人物,足夠神秘和傳奇。

  諸葛亮……這個不解釋。

  劉伯溫也不用說,簡直就是神機妙算的代名詞。

  王陽明,大聖賢,幾千前封建曆史上能排進前五的思想家。

  這幾個人有個共同點就是,都很有名,都有獨當一面的法術,但都不是道士或和尚。

  将他們拉進門中、供奉為祖先,能很大程度提升陰陽師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佛門和道門能不同門派彼此親和,就因為人家共同信奉三清道尊或佛祖。

  在三聖和七大先賢之下,還選拔了一批近代有足夠影響力的陰陽師作為先師,湊了十三之數,叫十三先賢,葉小木把這些名字也都記在了筆記本上,但橫豎看這些人都不認識,隻有一個“一谷大師”,因為是蘇煙的師公,知道個名字。

  昨晚這些,吳海又整合各大陰陽門派,帶人編撰了許多理論方面的書籍,類似道門和佛門的經典戒律,這一系列的性的改革,讓原本一盤散沙的陰陽門派徹底激活了,作為一個整體,地位也提升了許多,就算在門派的深度上不如道門和佛門,但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不再是附庸。

  吳海本人,也受封大祭司境界,為當時陰陽師第一人,長住在法術公會,他所率領的天下會,也成為五個法術界常任理事之一,另外四個門派,分别是道門的龍虎山、玄清山,佛門的五州山、九重山,道佛各占兩個。

  葉小木算是溫習了一下知識,翻過一頁,上面記錄着道家五大山門和佛家四大道場,道教分别是:玄清山、龍虎山、太乙山、日侖山、牢山;佛門四大道場:九重山、五州山、赤眉山、南海山。

  不過,聽老郭說,這些都是過去的知識了。在當今法師的心目中,它們隻是代表着過去的地位,尤其是三界之戰後,很多門派的當家人都死了或退位了,很多門派沒落了,也有很多新的門派崛起。

  現如今,就算是法術公會四大常任理事門派,也不過徒有虛名,影響力越來越小,如今代表法術界最強實力的,是雙絕八子和三界盟。

  葉小木翻到了筆記本的後面,上面記載着他搜集到的這些人的信息,于是又看了一遍:

  元辰,男,二十二歲,道門,靈仙中階。日侖山弟子。

  元夕,女,十八歲,道門,地仙上階(距離靈仙隻差一線),并且她是個元辰的妹妹,同為日侖山弟子。

  樹心,男,二十三歲,佛門,宗師中階,雲口山弟子。

  樹德,男,二十七歲,佛門,宗師中階,袈裟山弟子。

  秋夢涵,女,二十歲,道門,地仙中階,綠城山弟子。

  楊寬,男,十九歲,陰陽師,三品祭司(一共五品,一為上五為下),紅花會弟子。

  張宇,男,二十一歲,陰陽師,四品祭司,玄派弟子。

  任落安,女,二十二歲,道門,吳儀山,地仙初階,吳儀山弟子。

  這就是名動天下的雙絕八子,分别來自道道、佛和陰陽門的八個法師,在一起組成了這個組織,其中元辰和元夕是兄妹,八子的首腦,就是這兩人。傳聞,元辰性格孤傲,城府極深,元夕則非常霸道,一向不把人看在眼裡,但誰讓她有個好哥哥,自己實力也這麼強,在外面混從來沒人敢惹。

  這八個人,最弱的都是地仙初階,元辰更是一舉堪破靈仙境界,成了法術界近十幾年來的第一少年天才,不過是并列的。

  他還有個對手,是天下盟的盟主李幕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