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4頁)

劉勇嘴上說着破費,心裡到底是舒服的。

不是因為夏曉蘭花了錢,是因為夏曉蘭懂事了,知道顧念着小表弟。姐弟血親,親人之間相互惦記着,以後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劉勇回頭看了看櫃台上那些顔色單調的布,忍下了購物沖動,等他自己一個人時再來買也行。

甥舅兩人回七井村時,李鳳梅和劉芬還沒有回來,劉勇在家呆不住,也跑去田裡搭把手。濤濤摟着新書包都快樂瘋了,一直追問:“曉蘭姐,這是給我的嗎?真是給我的?”

夏曉蘭決定先做飯。

說實話中午那頓魚叫她吃的有點撐,現在正好幹點活兒消化下。

她拿捏不好農村大竈的火候,上輩子雖然也窮過,十來歲就自己做飯,卻是在蜂窩煤爐子上,再後來就有了煤氣竈,她沒有用農村土竈的經驗——好在她有濤濤啊,别看小表弟才六歲,經常給李鳳梅燒火看竈。

在濤濤的幫助下,夏曉蘭把米飯蒸在了稍小的鐵鍋裡,蒸飯的甑子下煮的是白蘿蔔,剩下的另一口大鍋就做菜。

李鳳梅讓人送了半副豬肝,這玩兒很考功夫的夏曉蘭不敢碰,不過家裡除了豬肝還有鲫魚、泥鳅等物。殺泥鳅是個技術活,泥鳅表面有黏糊糊的液體,滑不留手。殺之前要用熱鹽水洗一洗……夏曉蘭手忙腳亂,濤濤看着滿地滑的泥鳅哈哈大笑,一點也沒給他表姐面子。

好不容易把泥鳅收拾好了,夏曉蘭用幹辣椒炝鍋和豆腐一起燒,蓋着鍋蓋慢慢焖入味,又去收拾鲫魚。

鲫魚就好拾掇了,屋後扯點小蔥,掐點藿香葉子,她可以做一道藿香鲫魚。

等田裡幹活的人回來了,隻剩下豬肝還沒炒。

“曉蘭把飯都做好了?”

安慶縣招待所,周誠和康偉談話的主角也是夏曉蘭。

023:名聲爛到家的女人

周誠和康偉去了一趟鄉下。

車子都不用開到大河村,往路邊一停,和在田裡幹活的婦女們一唠嗑,人家一邊就哇啦哇啦講起了大河村的八卦。大河村的夏家有兩件事好說,一個是夏家的大孫女夏子毓考上大學,成為農門裡飛出的金鳳凰,也是四裡八鄉激勵小孩兒的榜樣:

“縣一中今年沒幾個考上本科的,夏子毓就是其中一個。那姑娘長得俊呢,鵝蛋臉,濃眉大眼睛,梳兩個又黑又亮的大辮子,誰不想娶回家當媳婦兒?不過人家談對象了,也是個大學生,怪般配的。”

“老夏家真是祖墳冒青煙,不曉得燒了多少高香,家裡頭才出了一個大學生!”

“把大河村的文氣都占光咯。”

“所以夏家剩下的孫女們就不出挑了。”

“也有出挑的,夏曉蘭不是一個?”

說到夏曉蘭,這些女人們就笑得很惡意了。眼睛上下打量周誠和康偉,兩個年輕男人打聽夏曉蘭,那小破鞋是不是又在外面招搖了?

用不着康偉套話,這些人七嘴八舌就把夏曉蘭的老底給掀了個底朝天。

夏家不分家,三個兒子擠在一個大院子裡,三兄弟名下加起來有6個孩子,3個姑娘,3個小子。夏曉蘭在家裡排老二,夏家大姐就是考上大學的夏子毓。夏家三兄弟,夏曉蘭大伯夏長征,她爸夏大軍、她小叔夏紅兵。

夏長征有一子一女,最争氣的夏子毓就是老大家的。

夏大軍和老婆劉芬多年就養了個獨女,就是小破鞋夏曉蘭。

夏紅兵則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

把夏家有幾口人掰扯清楚了,又說夏曉蘭的事兒:

“就是個攪家精,嬌滴滴的不幹活兒,鄉下人養閨女又不是養大小姐。不像她堂姐那樣是個讀書的料,磕磕絆絆念完初中沒上學,自己不願意努力,摘别人的果子倒是挺厲害。縣裡前幾年來了最後一批知青,大河村就分到一個,那後生長得很周正,也願意上進,聽說這幾年一邊幹活一邊也沒把書本丢下。讀書人和讀書人能說到一塊兒去呗,男知青就和夏子毓成了一對。今年兩人雙雙考上大學,就在家長面前過了明路,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就是那夏曉蘭,眼紅她堂姐考上大學又挑了個好男人,要跳出來和堂姐搶男人。趁着她堂姐不在,青天白日的就脫光了勾引未來姐夫!”

“未來姐夫實誠人,愣是把脫光的小姨子護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