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8頁)

商都的街道比安慶縣寬,道路兩邊的樓房也比縣城的高,整體面積更是大很多,一會兒功夫是逛不完的。而且商都比安慶縣熱鬧,在安慶縣做小買賣的人還有點遮遮掩掩,商都城裡小商販們就很坦然了。

有一條街都是賣吃的。

羊肉燴面、丸子湯、豆沫、胡辣湯、灌湯包子、白吉馍各種特色小吃琳琅滿目,還有拉面、稀飯、豆漿油條這樣全國都常見的,天南地北的吃食,這裡都賣!

夏曉蘭吸了一口氣,五髒六腑都在叫嚣着饑餓。

她也是倒黴催的,上輩子年輕時奮鬥事業,早餐有一頓沒一頓的隻為充饑,根本不講究什麼質量味道。等到有錢了,事業上更忙,而她到了新陳代謝變慢的年紀,為了保持體型,她每天早上就喝一杯咖啡……再後來,她就變成了想的吃卻沒錢的“夏曉蘭”。

這熱鬧的情形讓夏曉蘭有點觸動,她在80年代埋頭奮鬥的同時,是不是該對自己好一點?

“周大哥,你想吃什麼,我請客。”

周誠看出她心情不錯,笑起來真是格外漂亮,那雙眼睛光澤動人,看人時含情脈脈,讓他心情也不由大好。

“你能有幾個錢呀?瞎大方!我們京城就不興女孩子請客那一套,你那天請吃面,把康偉給吓得。”

周誠一邊說着,一邊拖着夏曉蘭進了一家賣驢肉湯的店。

“吃驢肉嗎?這天兒吃羊肉有點燥,喝碗驢肉湯,再來一籠灌湯包子,還能順便向老闆打聽下商都的情況。”

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

夏曉蘭不是那種矯情的,除了蛇蟲鼠蟻,常規食物她都敢吃。

她上輩子曾經到商都出差,驢肉湯也喝過幾次,還真沒有這滋味好。熱氣騰騰的一碗驢肉湯,不腥不臊,一筷子下去都是驢肉,湯上面飄着的芹菜和蔥頭也很有滋味。後世連蔥和芹菜這樣的佐料都是大棚裡種出來的,味道一點也不濃郁。

夏曉蘭一個人喝了一大碗驢肉湯,又吃了一籠灌湯包子。

周誠食量比她大,一碗湯兩籠包子,還從旁邊的店叫了一份羊肉燴面。吃了東西再打聽消息就好辦了,聽說夏曉蘭賣雞蛋和黃鳝,驢肉湯的老闆都笑:

“你走到街尾,那家是賣鳝絲面的,生意好的時候哪天也要用個十幾斤黃鳝,出了這條街往右拐沒多遠就是農貿市場。”

安慶縣巴掌大的地方,就算有兩個廠子的工人撐着,也沒多大消費力。

商都就不一樣了。

周誠推着自行車,夏曉蘭自己去問鳝絲面的老闆要不要黃鳝,人家看了看她籮筐裡的鳝魚,眼睛不眨就買了15斤,豬肉才1.4元斤,黃鳝是1.1元一斤,縣城的人又有幾個舍得拿買肥豬肉的錢買黃鳝吃?

也就是商都是省會,7毛錢一碗的面條上澆着一勺鳝絲,也有人能随便消費的起。

黃鳝是賺錢的,這玩意兒夏曉蘭在村裡收購價是8毛一斤,一斤黃鳝能賺3毛錢,還比雞蛋耐颠,夏曉蘭頓時決定停了雞蛋生意,專門賣黃鳝,在11月以前,這生意還能賺兩個月呢。

周誠見她激動的眼睛眉毛都在笑,趕緊讓她冷靜下:

“你還是要找到大買主,一家鳝絲面攤不可能全部吃下你的貨。”

025:好脾氣不是沒脾氣

一家鳝絲面店,一天就算能用20斤黃鳝,夏曉蘭跑省城一趟用的時間是兩個多小時,來往就要花5個小時,隻為帶20斤黃鳝來商都?

是挺不劃算的,她在安慶縣賣雞蛋一天也能賺10塊左右,總不能跑的更遠了,賺的錢反而降了一小半。

不過她要是每到一次商都能賣掉上百斤黃鳝,就算兩天跑一趟商都,一個月怎麼也有四五百塊。好吧,四五百塊一個月也沒啥值得驕傲呢,不吃不喝攢兩個月錢,還買不起周誠手上一塊勞力士。

夏曉蘭望着83年的商都市,十分眼熱。

到處都是商機啊,可惜她缺少本錢。不僅是商都,現在神州大地已經吹響了改革開放的号角,膽子大的,像周誠這樣敢走私的,不知道已經悄然攢下了多少身家。夏曉蘭知道自己落後了,但她充滿了鬥志。

“那就一家家去問,商都難道隻有一家賣鳝絲面的嗎?面館不要,還有飯店!”